游僧大多数都是不尊清规戒律被赶出来的,云游僧侣皆有投靠,名山大寺必然礼遇,这些个游僧撒到了草原上,俺答汗觉得有的忙了。
谭纶和戚继光长期在东南平倭,相比较北方,南方的信徒更多一些,谭纶和戚继光接触过这些个游僧,都是些奸人,他们对统治提供不了任何的益处,只有危害。
流僧?流寇而已。
俺答汗要信佛的旗号已经打出来了,不能出尔反尔,大明把这些游僧送到塞外,任由其自生自灭就可以了。
比较有趣的是这个妖僧是东厂和缇骑们一起发现的,是东厂的番子去西山寺庙上香的时候,听庙里的高僧们举报检举,而后缇骑们走访调查抓获,还不是那些头上青青草原的乡贤缙绅们告发的。
乡贤缙绅们既然去求子,大约也是清楚自己的问题,而不愿意闹得人尽皆知。
高僧的举报起始动机,非常有趣,在未酿成大祸之前,赶紧把这个妖僧处置了,要是妖僧真的在京畿弄出了民乱来,大明皇帝的威罚下来,他们这些庙里的坐僧也会被殃及池鱼。
真真正正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陛下圣明。”张居正写好了浮票呈送御前,张居正在这件事里,突出一个不粘锅。
事情不是他捅咕到文华殿的,是内番和缇骑查案,决策上他不想杀人,结果海瑞和王崇古配合起来要杀人,而对流僧的处置,则是旨出圣上,主意是皇帝出的,钉棺材钉的是谭纶和戚继光。
整个针对佛家的进一步整治工作,张居正并没有任何的责任,李太后埋怨也埋怨不到他张居正的头上。
“天津右卫,军兵张荣等十余人,聚众立炉,私铸铜钱,按察发觉,刑部责令该卫掌印巡捕官拟罪处置。”刑部尚书王崇古拿出了一本奏疏来。
禁止私铸,这是大明铸钱以来,定下的一个国策,但是一直没有执行下去。
万历六年元月(283章),张学颜入朝为户部尚书,就曾经提议过私铸者斩,朱翊钧当时就晓谕豪户,不得私铸,随着大明官铸的规模提升,皇帝真的会杀人。
方向上已经有了禁止民间私铸铜钱的政令,但是并没有执行,这是因为执行不下去,当下大明官铸,实在是无法满足大明的需求,只能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居正拿着奏疏,看了半天,说道:“铸的只是铁钱,一年不过两百贯。”
铜钱里没有一点铜,全都是铁,卫军搞不到铜来,连大明朝廷搞铜都要仰赖西南滇铜和吕宋铜矿,卫军自然搞不到了。
“这私铸奸徒,聚众贩易,各地方设有巡捕及巡检司官,乃全置之不问,如何独责卫所等官?西城白磨坊有私铸炉十余座,日夜黑烟,人言皆知其私铸铜钱,大司寇是不是有些厚此薄彼了?”张居正放下了奏疏看向了王崇古语气不善,拿卫军开刀几个意思?
大明京堂就有私铸钱坊十余座,这些钱坊王崇古不查,跑到天津卫查卫军,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王崇古也是毫不含糊,立刻说道:“西城白磨坊的私炉都是武清伯李伟的炉子。”
武清伯李伟,李太后亲爹。
张居正愣神,而后嘴角抽动了下,这事儿比较难办了,这李伟真的是哪里都有他,上一次已经被太后训斥过了,朝堂已经有了政令禁止民间私铸,可是这李伟贪图小利,着实是让人头疼不已。
怪不得王崇古不在京城抓典型,其他的炉主,大抵都是不太好惹的主儿。
大明这私铸的买卖,大多数都是这皇亲国戚在做,不好办。
“缇帅。”朱翊钧看着张居正无法处置,便对着赵梦祐直接下令了,查有什么不能查的?
赵梦祐立刻回答道:“臣在。”
朱翊钧面色严肃的说道:“去把西城的炉子查封了,若有违抗,就将其武清伯府羁押到天牢关上几天,冷静冷静,还冷静不下来,就把他的爵位给褫夺了。”
“胡闹!”
赵梦祐立刻俯首说道:“臣遵旨。”
缇帅根本没有任何的犹豫,也没有等朝臣们的意见,超品的事儿,都归皇帝亲管,北镇抚司就这么个衙门,只听皇帝的命令,皇帝说一,就绝对没有二。
“大司寇,天津卫卫军提领入京盘问清楚,就送大宁卫驻守吧。”朱翊钧看着王崇古,都是一样的私铸,武清伯李伟这规模一听就比卫军涉案金额要大得多,这要是处置卫军,就要处置武清伯府,既然不处置武清伯府,那就只能处置卫军了。
王崇古要折腾这些卫军,显而易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势要豪右,这个大司寇是来皇帝这里借力来了。
“臣遵旨。”王崇古没有任何犹豫,大明禁止私铸,到现在都是停留在纸面上,没有执行的政令,那么在正式推行政令之前,需要时间,王崇古督办了那么多的工程,产能爬坡的事儿,是一个实践问题,不是开口说一说就能解决,搭建产业链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
“应昌捷报,会宁卫总兵王如龙斩袭扰应昌土蛮汗部速把亥麾下四百七十五级,敌军溃逃,击退敌军冒犯应昌之兵,拓土四十二里,建立营堡而列陴以守。”张居正又拿出了一本奏疏,满是感慨的说道。过不几日,就又是一场捷报传到京师。
“陛下,速把亥其实还是蛮厉害的。”戚继光立刻补充说道:“土蛮汗帐下,董狐狸尤在速把亥之下。”
能得到戚继光一句蛮厉害的评价,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董狐狸杀了大明密云总兵汤克宽,而这个速把亥比这个董狐狸还要厉害几分,厉害归厉害,还是没有在王如龙的手中讨到好处去。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