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零一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

第四百零一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

看看这帮人的罗衫,挥了挥手说道:“客气,坐下说话。”

  南衙是大明最大的生丝产地,苏松地区则是最大的丝绸产地,所以,连朝廷都急缺的丝绸,豪商家里也有,这是不恭顺,金钱的确是个魔鬼,让人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势产生一种错觉,一种只要有钱,就无所不能的错觉。

  “诸位的来意,我已经非常清楚了,我也不说那么多废话,去年十一月,我们确定了十五支船队,当时只是交了个订金,若是要退,现在还来得及。”孙克弘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着众人开口说道。

  松江远洋商行的经营模式,是临时一次性的认筹,每一支船队,由发起人投入一部分的资金和货物,再从其他人的手里募集一部分的资金和货物,而后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将货物运送到船上,当船舶回航,清空货物,扣除了船资后,开始分配利润。

  这样的模式,自松江远洋商行建立以来,已经执行到了第七个年头。

  船资非常昂贵,海贸之利,超过五成是船资,这也是京师燕兴楼贸易行对船舶票证如此追捧的原因,人人做船东,是躺着赚钱。

  如此昂贵的船资,往往供不应求,因为松江远洋商行,不仅仅是民间商行参与,还要参与很多的官贸,比如去倭国运白银和硫磺,去琉球运鱼油送军需,去吕宋拉铜料和粮油等等,甚至还要承担一百二十万石的漕粮海运。

  无锡高氏高天兴低声说道:“孙商总啊,你在朝廷那里,能说的上话,朝廷那么多的造船厂,漕粮海运的差事,能不能让朝廷自己来?咱们都是商舶,这漕粮海运,若是出现一点差池,那是要掉脑袋的事儿。”

  “可不是嘛,高公所言有理。”陆深赶忙附和道:“若是把这一百多条三桅船编成船队,至少能编十几条了,这来回一趟,至少就是八十万银了。”

  孙克弘摇头说道:“这没得商量,诸位都是望族的大家长,各家各户簪缨不绝,诗书传家代有闻人,找人上奏疏,也是极为容易的,你们爱说你们去说,反正我不会说。”

  “诸位,陛下最近又在开海事上投了一笔,一千万银,现在,穷得很。”

  皇帝都穷到卖官鬻爵的份儿上,触这个眉头?这不是找死吗?生怕缇骑们不去踹门吗?

  “那还是算了。”高天兴看孙克弘把话说的这么明白,立刻摆了摆手,这还真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这十几位大家长们,都是这个想法。

  高天兴喝了口茶,眉头一皱,看着孙克弘低声说道:“孙商总,这闷声发大财,大家都是跟着孙商总混口饭吃,孙商总找到了门路,居然要吃独食,这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孙克弘却不疾不徐的开口说道:“千岛之国,数千海岛,数十万顷沃土,伱们觉得我孙克弘一家一户能吃得下吗?”

  “牵星过洋的星图、针图,以及探明的堪舆图,都在这里,只要是咱们远洋商行的商贾,都可以拿去,我印了三百份。”

  孙克弘从来没有想过保密,高天兴知道了元绪群岛的消息,还是孙克弘故意泄露的,他今天来势汹汹,却不料,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商总大气!”高天兴无话可说,他不是真的想把孙克弘赶出商行,就是想借着机会争取好处罢了。

  松江远航商行,这个买卖,高天兴有自知之明,他真的玩不转,能力不允许,所以他的攻讦,很多时候,都是想要多捞点银子,商人逐利,不是天经地义吗?

  孙克弘抖了抖袖子,拿出了一份文书说道:“诸位,元绪群岛,能拿多少,看各家的本事,但这里要定几条规矩,要是反对,就当面说。”

  “第一条,元绪群岛不能成为海寇窝,但凡是闻讯有劫掠大明船只者,理应群起而攻之,若是真成了海寇窝,那只能请大明水师进剿了。”

  陆深伸出手来,疑惑的问道:“就只是不能劫掠大明船只吗?”

  “自然。”孙克弘看着陆深笑着说道:“咱们都是大明的商贾,我只是大明商行的商总,哪里能管得那么宽,都是出门在外,彼此不说互相照顾,也不应该落井下石。”

  “这是商总的意思,还是那位爷的意思?”高天兴探了半个身子,眼神锃亮的问道。

  “我写了到劄子送到了京堂,陛下给的朱批。”孙克弘将手中的文书上的印露了出来。

  “商总真的是手眼通天啊!厉害还是孙商总厉害!”高天兴伸出了大拇指,扳倒孙克弘,不看看孙克弘的背后到底站的什么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孙克弘时常担忧自己家这么出挑,会被群起而攻之,失去了松江巡抚的庇佑,会倒霉,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身上到底叠了多厚的圣眷,早已是简在帝心。

  就一件事,朱翊钧就能念孙克弘一辈子,孙克弘把福建赵氏在归雁湾私市举报,将一场大明和吕宋产生巨大间隙的隐患消除掉,这就是天大的功劳了。

  孙克弘拿着手中的文书,面色复杂的看着所有人说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诸位,我好心提醒,倭患之前,各家各户没少蓄养亡命之徒,倭患来了,这些亡命之徒,都成了丧门星,带路的鬼,劫掠终究不是什么正经营生,大明水师强横,海防巡检近两千处,哪天被朝廷给剿了,怨不得旁人。”

  南衙的这些望族大户,都喜欢养亡命之徒,能压得住的时候,那自然那是利器,可压不住的时候,亡命之徒,就会反噬,倭患二十六年,这刚刚风平浪静,这些望族大户一点记性不长,又开始了。

  如果朱翊钧在这里,一定会惊讶孙克弘的眼光,晚明江南的奴变,可是数不胜数。

  “这第二,种植园蓄奴,理当阉割使用,出了什么岔子,不要怨天尤人。”孙克弘说了第二个规矩,无人询问,更无人提出质疑。

  比较有趣,回回人和大明人用的臧获、苍头、驱口、世仆、劳动工具,都喜欢阉割,但红毛番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