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八百五十五章 新士农工商

第八百五十五章 新士农工商

/>   张居正不敢说的话,李贽敢说,张居正在编纂《阶级论》的时候,把皇帝单独拿了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阶级,他认为这样是合理的。

  但朱翊钧认为这样是不合理的,因为皇帝是世袭官阶级,并没有朕与凡殊的特殊和超脱。

  大明的皇帝也要跟朝臣们斗,而且有的时候撕扯起来,也非常的难看,从洪武年间的李善长,到嘉靖年间的大礼议,本质上都是皇权和臣权之间的斗争。

  皇帝的至高无上,只是理论上的。

  但张居正不能这么说,他之前摄政,把皇帝归到世袭官阶级,很容易让人以为张居正的思想出了问题,想要取而代之,无论别人怎么划分,在张居正这里,皇帝都是独一档的。

  但李贽在《士农工商新解》中,就非常大胆的将皇帝编到了士这个集体之中。

  士,从古至今的定义都没有改变过,那就是统治阶级,可以细分为皇帝、世袭官、官选官、士大夫等阶级,这些人虽然身份变来变去,但从古至今都掌控着权力,掌握着天下万民的命运,王朝的兴衰和他们息息相关;

  农,在之前的解释里,代表着农夫,但在李贽的新解之中,将农定性为了田土、生产资料。

  李贽认为,农这个集体,自世家政治破产之后,也就是宋朝开始,就专指地主而不是农夫,拥有土地的才是农,没有土地的是佃、是氓、是流,根本不是农。

  当大明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时,田土的定义,扩张到了广义上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

  农是田土、是工坊、是矿山、是经营性的城镇房产,是可以漂洋过海的海船、是生产体系中必备的生产资料。

  拥有生产资料,才配称农。

  工,手工技术人员的工匠,这个定义,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工匠这个定义便开始变得狭隘,不再能解释社会现象了。

  掌握某种技术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工,那些被关进东交民巷监狱的会计,这类专业技术人才,皇家格物院里的格物博士们,也是工,农学博士也是工。

  熟练工匠也是工,非熟练工匠不是工,而是氓、是流,哪里有活儿就去哪里。

  商,从古至今都是个贬义词,到了商品经济年代里,商依旧是一个贬义词,商从古至今的定义,都是不事生产,专门买低卖高赚取差价的人,而不是富商巨贾。

  富商巨贾掌握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压根就不是商人,而是和乡贤缙绅一样的农。

  商人就是逞口舌之利倒买倒卖,囤货居奇,甚至要囤粮盐这类明令禁止的商品,这类才是商。

  “他这篇文章,将士农工商扩展到了商品经济的范围,其实这个排列,从来没有变过,那些没有生产资料,不熟练的工匠,靠力气干活的佃、氓、流、工,并不在这士农工商之列。”朱翊钧看大臣们看完了杂报,颇为感慨的说道。

  倒买倒卖,囤货居奇,也是需要成本的,你最起码要有银子,你没银子,连倒买倒卖都没本钱。

  熟练工匠和不熟练工匠天差地别,熟练工匠依靠自己丰富的经验,能够获得比较体面的生活,而不熟练工匠应该叫做力役,工匠实在是太有迷惑性了。

  只出力气的穷民苦力,恐怕出一辈子的力气,到最后都无法累积足够的经验,成为熟练工匠。

  “陛下,要不查封掉吧,这大过年的,给人添堵。”张居正面色无奈的说道。

  李贽讲的很对,他解释了商品经济下,新的士农工商,而且解释的非常合理,但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似乎都没有佃、流、氓、力役这些穷民苦力的位置。

  这是何其的讽刺。

  “都已经刊发了,就随缘吧。”朱翊钧没有想要封禁的打算。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