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骚包装蒜

  自行车往河边一锁,李卫民扛着鱼竿下了河堤。

  挖一条大蚯蚓,往鱼钩上一穿。

  唰的一声,李卫民毫不犹豫就把鱼钩甩进了水里。

  李卫民甩钩的地方,是一片芦苇丛旁边。

  芦苇丛里,栖息着一条大黑鱼。

  大黑鱼正在蹲守猎物,突然,一条活蹦乱跳的虫子主动送到了自己面前。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尽管咬丫的就是!

  从记事开始,大黑鱼就不知道自己在这条大沙河里有什么天敌!

  黑鱼喜欢捕捉鲜活的食物,既然有虫子送到嘴边,就没有犹豫不决的道理,要是那种婆婆妈妈的性子,不知道会放走多少猎物。

  嗷呜!

  略带腥味的美食吞进嘴里,大黑鱼险些没爽死。

  可是,还不等它好好享受,突然就感觉一阵剧痛,嘴巴被什么东西死死钩住了!

  靠,这什么破虫子,居然身上长钩子!

  大黑鱼又惊又怒,刚想发火,就感觉一股大力传来,身体不由自主开始往前移动!

  心中暗叫一声不好,大黑鱼开始拼命挣扎。

  很快,大黑鱼就麻了。

  泥马,自己挣扎得力气大,钩住自己的东西就松一松。

  自己刚想休息一下,钩住自己的东西力气就会变大。

  一紧一松,一松一紧,还让不让鱼活了?

  几分钟后,大黑鱼几乎没了力气,绝望地被拖离了水面!

  李卫民一把抠住鱼腮,哈哈大笑:

  “黑鱼兄,别来无恙呼?”

  大黑鱼:“……”

  ……

  把大黑鱼往网兜里一装,李卫民回头一看。

  靠!

  这么快就有人来了,风紧,扯呼!

  蹬上河堤,网兜往自行车把上一挂,踢开支架,闪人!

  自行车刚启动,两个人就远远朝李卫民大喊大叫。

  不用听也知道,肯定是把鱼放下,站住别跑之类的脏话,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

  ……

  来的时候两条腿,回去的时候两个轮,李卫民的速度直接提升了两倍,一个小时就回到了向阳大队。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卫民年轻,每小时十五公里的时速,对于新城到向阳大队的路况来说,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早上出发的时候,李卫民本来想的是低调一些,尽量不让人知道自己进城。

  谁知走路太累,一冲动,就买了一辆自行车回来,这下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了。

  不过没关系,举报信寄出去,不是马上就有回应的。

  就连寄给吴家父子的信,也不是一两天能到的。

  向阳大队可不是什么繁华所在,有时候多少天也不见得有一封信。

  农村的邮递员送信,不可能天天跑,一般都是积攒到一定数量,集中投送一次。

  今天去这几个村子,明天去那几个大队,哪怕只是从县城到大队,没有两三天也到不了,长的甚至要一个多星期。

  至于寄给公社副主任,甚至是县城和地区的信,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等那些信发挥效力的时候,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

  想通其中的关窍,李卫民再不犹豫,两条腿一用力,耳边生风,风驰电掣就进了村!

  即便村里人不多,骑着一辆新自行车的李卫民还是引起了轰动。

  “卫民,这是买自行车了?”

  “卫民,你的自行车多少钱啊?”

  “卫民,哪来这么大一条黑鱼?”

  “……”

  凡是遇到的人,都对李卫民的自行车表示了震惊。

  和自行车相比,车把上那条五六斤重的大黑鱼,居然被大多数人都忽视了!

  李卫民本来想趁着村里人不多,一口气冲到家的,谁知大白天也能遇到这么多人。

  有人和自己打招呼,李卫民就不能骑着自行车猛冲。

  别说猛冲,遇到长辈,还必须下车说话。

  这是基本礼貌,尤其是骑着新车头一回进村,如果一溜烟冲过去,人家跟你说话,却连车都不停,那非被人说四六不懂不可!

  别看农村人没文化,但农村人也是最讲究礼节的。

  尤其是这年头的人,大部分都要脸。

  为什么华夏文明能一直传承数千年不断绝,难道靠的都是上层精英吗?

  非也,是因为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世世代代都要脸的缘故!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