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钟表

  【钟表进化简史】

  【在农耕时代,人们不太需要精确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几秒,抬头看看太阳位置,就知道大概还要多久天黑,而日晷就是利用了阴影位置来确定当前时间的。】

  “后人不用日晷了吗?”

  “你没看主播工作的地方吗,墙上挂着个机器,会自己动,看上去和日晷差不多”。

  “不感兴趣,我去干活了”。

  “行,我再看看,之后和你讲”。

  【但靠太阳只能大概知道几点,更精确的时间,就得靠沙漏或滴水来计时。】

  【那如何来确定每一秒是一秒,是恒定的,是不受外界影响的,是重复的,不快不慢的一秒呢?秒都不准那一整天的时间就会出现偏差。】

  听到这,古人摸了摸胡须,他们用滴水计时,为了滴水速度保持一致,可是费了点心思的,毕竟这可是计时的关键,为了避免水壶水位高时滴速快,水位下降后滴速慢,他们设计了多级漏壶,而且漏壶上粗下细,上级水壶滴水沿着倾斜的壶壁缓缓流下,避免了水流冲击影响下级水壶滴水速度。,不知这后人的计时器又是怎么样的结构。

  【后来惠更斯于 1656 年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效应,也就是单摆每次摆动一次的所需时间是一样的。当时定义一米长的单摆摆动一次,即为一秒。而单摆通过摆动来控制擒纵机构收放齿轮,齿轮每走一格就是一秒,进而带动时针分针来计时。但它有几个缺点,一是必须静止不动才能运行,任何晃动都会导致计时偏差,所以手表怀表这种随身携带的物品用不了这种方法,二是会受到温度湿度重力影响,还有就是得时不时上发条提供动力。】

  “单摆?我来试试”一些动手小达人又会了,赶忙喊下人去寻找物料。

  “米?记得之前视频提到过是地球子午线 1/4 长度的一千万分之 一”,一些天文学家则是注意到秒的定义,“不过我们自己的子午线体系和后世好像不一样啊,他们是用外藩人定义的”。

  【时钟后来的改进也是被逼的,大航海时代一直有个严峻的问题,航海家能够通过测量太阳角度来判断所在纬度,但经度计算需要靠精确的时钟,那摆钟放颠簸的海船上肯定不行,要是每天差个 5 分钟,不到半个月就得差一小时。错一小时,那就错过一个时区了。当时就是经度的错误造成很多海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欧洲那些国家都发布过高额悬赏。】

  众人看着视频贴了一张图,上面是数百万的悬赏,“这么多钱,就为了出海?”。

  “是啊是啊,这些外藩人真奇怪,出海多危险啊”。

  “要那么准干嘛,天黑了休息不就行了”大多人仍认为日落而息就行了,不理解为什么要搞这些东西。

  【第一个航海天文钟是由约翰哈里森在 1730 年发明的,一个自学成才的木匠和钟表匠,他一生都在改良这个东西,从 一代二代三代还长这样】

  视频展示了 一二三代那犹如一个大箱子的计时器。

  “好精妙的设计啊”墨子和鲁班因天幕展现的机械而停了争吵,排排坐看着天幕展现的机械,想着做了那么多器械,怎么也得研究研究这一件。

  【到了四代, 就是直接进化到了一块航海表,一个不受地理环境又精确便携的计时器】

  刚感慨那计时器精妙,就见那手掌大小的表,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齿轮了。“这是如何做到的,要不我们比比谁先研究出来?”墨子说道。

  “好,那我们就来比试比试”。鲁班丝毫不惧立刻回应道。

  【他最后一块航海表可以做到一天误差 0.3 秒,机械表到现在都还是奢侈品,卖的老贵了,当时这种表的影响力有多大呢,它可以让当时的航海变得简单更加准确更加安全,它可以让一部分国家尤其是先强起来,可以让打劫...让殖民扩张,打开海外市场,不然你以为他们花重金干嘛,求子吗?】

  “....天幕是说打劫吗?”

  “说错了吧”

  “不像,像说漏了”

  “这海外是有宝贝吗,花那么多钱出海”。

  “不只是宝贝,我可听说,这海外还有仙山呢,有仙人,他们出海肯定是找仙人去了”。大部分人是听不太懂市场,殖民什么的,就结合传闻,自己脑补了各种各样的理由,用来吹牛。

  【全球化后,各地用自己的时间定义就容易造成混乱,难以交流,那就需要一个标准时间,来协调全球活动。在 1884 年国际经纬度会议上,决定将地球分为 24个时区,每个时区差一小时。那谁来做零点呢,就是以格林威治子午线来划分,这样就很容易计算另一个城市是什么时间。】

  明-朱元璋

  这玩意就为了出海?顿时便不感兴趣了,还嘱咐太子,以后仍要行海禁,不能让倭寇在海边做大。

  明-永乐大帝朱棣

  此时朱棣很是兴奋的看着这个视频,同郑和说道,“朕下旨让人研究此物,祝你出海,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谢陛下圣恩,陛下英明”

  此时一位大臣出来说“陛下,据宋史记载,苏颂使契丹,遇冬至,其国历后宋历一日,北人问孰为是,颂曰:历家算数小异,迟速不同,如亥时气节交,犹是今日,若逾数刻,则属子时,为明日矣,或先或后,各从其历可也,北人以为然。前人早就已经知道了时间差,只是未划分区域,不如由现在的我们来完成,分时区,制海图。”

  “准”朱棣此时对航海很是重赏,对这些事也接受的快,而时间往前推一点。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