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耳尖微微发红,佯装嗔怪道:“别听你额娘瞎说。”话锋一转,又看向溥杰,神色关切,“可还习惯宫里的规矩?师傅教的课业,都能跟上吗?”
溥杰站定腰板笔直,迎着阿玛关切的目光,脸上浮起一抹笑意,有条不紊地说道:“阿玛放心,王府一切安好。我在宫里也挺好,没人刁难我。陈师傅悉心教导,读书习字都十分顺遂。吃穿用度样样不缺,全是上乘的。”
瞧见阿玛微微皱眉,似有疑虑,溥杰又补充道:“前些日子,陈师傅考教课业,还夸赞我对经史子集的见解独到,进步显着呢。”
说着,溥杰走向从皇宫带出来的箱子。从中掏出一幅字帖,展开后恭敬递到载沣面前,“这是我近日临摹的字帖,陈师傅看过,也给出了不少指点。”
载沣接过字帖,目光在墨迹上缓缓移动,眼中的忧虑渐渐化作欣慰:“嗯,笔锋刚劲,又添了几分力道。”
溥杰继续说道:“宫里的规矩虽多,但我都慢慢习惯了。每日按时请安、读书、用膳,生活十分规律。”
福晋在一旁听得不住点头,伸手轻轻为溥杰整理了一下衣领:“这样就好,额娘和阿玛也就放心了。”
载沣放下字帖,拍了拍溥杰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在宫里,言行举止都要格外谨慎。若是遇到难题,不要独自逞强,务必回王府告知阿玛和额娘。”
溥杰重重点头:“孩儿明白,定不会让阿玛额娘操心。”妹妹也凑过来,拉着溥杰的手问道:“哥哥,宫里有没有好玩的地方?”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再度响起,正堂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
载沣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放下茶盏的瞬间,目光再度聚焦溥杰,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郑重:“杰儿,阿玛还得问问你,你和皇帝相处得如何?如今皇室局势微妙,你务必多亲近皇帝,切不可疏远。”
溥杰身子微微前倾,认真回应:“阿玛,我和皇帝相处融洽。每日下课后,我们常一起探讨学业,分享读书心得。”载沣眉头舒展,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溥杰见状,继续说道:“皇帝对待学业极为勤勉,每日天未亮便起床诵读典籍,哪怕身体不适,也从不松懈。
上次讲论《资治通鉴》,皇上对历代兴衰的见解鞭辟入里,连陈师傅都称赞不已。”说着,溥杰从怀中掏出皇帝赠予的一枚玉佩,递到载沣面前,“这是前几日,皇帝念我陪他研习功课,特意赏赐给我的。”
载沣接过玉佩,摩挲着温润的玉身,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情:“如此甚好。往后,你更要尽心尽力陪伴皇帝,一同进步。遇到任何事,都要及时回府告知。”说罢,他将玉佩交还溥杰,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期许。
福晋在一旁听着,双手交叠放在膝头,脸上挂着温柔笑意:“是啊,杰儿,你阿玛说得在理,和皇帝相处,一定要用心。”
妹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凑过来:“哥哥,皇帝长什么样,是不是和阿玛一样威风?”一家人的互动,让正堂里的气氛愈发温暖、融洽。
载沣听闻溥杰的讲述,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欣慰。载沣微微仰头,思绪仿佛飘远,脑海里浮现出皇帝和溥杰一起读书探讨的画面。
从前身为摄政王,更是两个孩子的阿玛,看到他们如此努力上进、彼此扶持,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涌上心头。
载沣再度看向溥杰,眼神里满是温情与期许,伸手轻轻揉了揉溥杰的头顶,就像小时候一样。“杰儿,你和皇帝能相互陪伴、共同进步,阿玛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你们都是阿玛的骄傲,只要一直保持这份情谊,互相帮衬,未来定能撑起皇室的一片天。”
福晋似乎看穿了载沣的心思,笑着接过话茬:“可不是嘛,咱们的孩子都这么争气,往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载沣微微点头,目光柔和地在福晋和孩子们身上一一扫过,内心感慨万千。
这时,妹妹又蹦出一句:“我也要像哥哥和皇帝一样,好好学习,变得超厉害!”这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载沣一把将妹妹抱在怀里,亲了亲她的额头:“好,咱们家的小宝贝肯定也能行!”
正堂中,欢声笑语不断,暖黄的烛光将一家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勾勒出一幅无比温馨的画面 。
载沣脸上笑意未散,思绪却悄然飘回到不久前与皇帝的那次单独奏对。那天,宫殿内烛火摇曳,皇帝身姿笔直,目光中透着远超同龄人的坚毅与热忱,侃侃而谈对时局的见解,言语间满是振兴皇室、革新朝政的决心。
回想起皇帝条理分明的分析,载沣心中的震撼与欣慰愈发浓烈。载沣紧攥的双手不自觉松开,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暗忖道:这孩子,不仅勤奋好学,更心怀天下,着实难得。
载沣目光望向远方,仿若看见皇室复兴的希望。身为摄政王,更是皇帝的生父,自己怎能意志消沉?必须为孩子铺就前行的道路,在关键之事上,毫无保留地支持皇帝。
“阿玛,您在想什么呢?”溥杰的声音将载沣拉回现实。载沣回过神,看着眼前一双儿女纯真的脸庞,嘴角再度扬起笑意,伸手轻轻拍了拍溥杰的肩头:“没什么,想到皇帝和你们,阿玛就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福晋走上前,温柔地挽住载沣的胳膊,轻声说道:“瞧你,又在谋划大事了。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载沣微微点头,将妹妹抱得更紧,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再次在正堂中回荡,暖黄的烛火,映衬着此刻的和乐融融 。
溥杰眼睛发亮,兴致勃勃地从箱子里取出一幅幅画,动作轻缓地展开。
画卷上,紫禁城的巍峨宫阙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太和殿前的汉白玉台阶晶莹剔透,往来的太监、宫女们服饰鲜明,神态各异。有的手捧托盘,步伐匆匆;有的垂手侍立,神色恭谨。
“阿玛、额娘,这画描绘的是儿子经过皇宫各处看到的场景。”溥杰手指画卷,讲解道,“那天阳光正好,光线洒在宫殿的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