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人外战不行,搞起内斗来,个个都有大师的潜力。
徐青与严山寒暄一番。
严山没提徐青身上的风言风语。
虽然也听了之后,心里莫名松口气,但嘴上说出来,多少有些下贱。
不过要是徐青府试被黜落,他肯定要为徐青喊冤的。
怎么说呢,现在他和徐青的友谊是属于既希望徐青的才学得到承认,又不希望徐青飞得太高。
纠结!
随后两人进入考场,位置离得很近。
走完府试开考前的过场。
徐青第一次见到何知府。这是个精瘦严肃的中年人,让人见了不由肃然起敬。
而且不同于一般的知府是正五品。因为江宁府是直隶府,官大一级。所以何知府是从四品。再往上爬两级,便可以到从三品,勉强进入国朝的高官行列。
府试的纪律亦格外严肃。
不许交头接耳,一经发现,立刻赶出考场。
待得考题发下。
一些考生看到考题之后,立刻面露难色。
原来考题的名字是“百姓足,孰与不足”。
这是如今朝廷内,关于变法围绕的主题。
如今变法派占据上风。
消息灵通的考生早就知道,此次院试的提学,和乡试的主考官,都是变法派。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而何知府是守旧派的人。
如果讨好了何知府,无疑是和提学作对,还想通过院试?
提学是有资格查看府试考卷的,所以想要蒙混过关都不可能。
你以为是考试,其实是站队。
选变法,那就过不了今天。
选守旧,那就没有明天。
有些官宦子弟都打算弃考了。
这道题太难,不会做啊!
至于许多不知内情的考生,反而倒是没有烦恼,只是他们专研八股,大都不通经济,能写出的见解都很浅薄。
这考题本是士绅子弟的优势,却限于知晓内情,不敢随便下笔。
严山自然属于有消息渠道的,禁不住眉头紧皱。
而徐青没有什么负担。
女师父都帮他打通何知府的天地线了,他不选何知府行吗?
至于提学那边,则是后面的事,不是没有解决的机会。
有女师父的关系在,总能给他一个狡辩的机会吧。
徐青神情泰然,开启“绝对专注”状态,灵感如潮涌,提笔落下破题第一句: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只这一句,已经是当世此题中,第一流的破题。
无他,这是徐青前世看过的一篇殿试文章,探花写的破题。
有这顶级破题开路,灵感源源不断,徐青更在文中糅合了现代的理念。
给后面向变法派狡辩,留下暗手。
不过,这只是伏笔。如果没有经典的长篇大论,自然是圆不了的。何知府即使看出,也不能拿出来说事。
关键是整篇文章,属于徐青这段时间积累的爆发,更有探花文章的破题。
这破题,虽然没有“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那种历史顶级破题的气势,在当世也是足够惊艳了。
何知府精力极好,这次府试选择当面阅卷。
徐青写完之后,没有贸然交卷。
看了看风向。
等到前面交卷的人,足足有十个后,徐青才起身。
这十个人里,有八个被黜落了。
给后面考生的心理压力极大。
徐青再不交卷,就有冷场的可能。
严山犹豫一下,没敢交卷。
徐青上来,正好给何知府解围。
他是二甲进士,且是聪明决断之人。阅卷速度极快。
前面考生的文章,何知府不过十个呼吸就看完一份,到了徐青的卷子,足足停了半刻钟,最后慨然长叹:“此卷当为案首,你们后面的卷子交上来,我下了考场再看。”
他也知肯定有考生不服。
等考试时间一结束,便让小吏当着没离开考生的面,将徐青文章念了一遍。
在场的考生听完,大都心如死灰。知晓徐青这篇文章,放在乡试里,也能竞争解元。而且文章大体偏向守旧派。
此文不中案首,绝无可能。
而且在小吏念完文章之后,考场里的夫子圣像居然颤动起来,许久才止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