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武侠仙侠>青仙问道> 第217章 连中六元,冠绝古今(求双倍月票)

第217章 连中六元,冠绝古今(求双倍月票)

  第217章 连中六元,冠绝古今(求双倍月票)

  “拜见坐馆。”

  徐青出得宫门,复社一众英才前来迎接。

  虽然殿试刚结束,阅卷还没开始,徐六首的名号已经打出去了。

  江宁徐公子,连中六元。

  这六元是老天爷亲自点中的,说句大不敬的话,徐六首都甚至不算天子门生,人家是老天爷派下来做当世文宗!就是这么霸道!

  谁要是反驳,便也写出一篇惊动文曲的文章出来。

  如今徐青的会试文章,供奉在文渊阁深处的夫子圣像前,与如今皇室残存的几篇圣人手稿摆在一起。

  是的,如今皇室的圣人手稿也只有几篇了。

  据说是因为宫里失火焚毁。

  但也有小道消息传闻是被老皇帝拿来炼丹。

  用圣人手稿炼丹,一旦传出去,老皇帝颜面何存?所以这消息始终是小道消息,决计不能在明面说出来。

  无论如何,徐青的会试文章,与圣人手稿的真正差距,大约也就是只欠一死了。

  “诸位免礼。”徐青回礼道。

  他现在举手抬足,洒脱自然。但那种圣贤古风,根本遮掩不住。文曲星的光环太大。

  一向文无第一的士人们,都没有底气和徐青在文章上一较高下。

  现在能和徐青文章水平对比的存在,只有那些作古的圣贤和大儒,当世的大儒都不行。

  毕竟比着比着,人家来一句,你的文章吹得这么厉害,咋不见惊动星斗?

  这一句,就能让任何大儒破防。

  好比一众江湖骗子里,来了一个真会道术的高人,谁顶得住?事实胜于任何雄辩。

  其他从殿试离场的贡士们,见到众多士人迎接徐青,心里羡慕不已,但也生不出取而代之的想法。

  徐青的风头太大,他们若是易地而处,根本接不住这种气场,免不了战战兢兢。

  偏偏这种风头落在徐青身上,反而让人觉得正常。

  因为徐青不是突然冒出来,他做的一桩桩事,都很轰动。

  故而徐青养成连中六元的大势,直接是水到渠成,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在众人簇拥下,徐青回到南直隶会馆。

  里面的社员,不乏有跟他同在殿试的。

  可以说,对于这些社员而言,与坐馆参加同一科殿试,绝对是此生最大的荣耀,将来论资排辈,此事的加成绝对很大。

  这一科的会试、殿试,注定会名载史册,光耀整个万寿朝。

  徐青心中圆满,对于名利看得极淡。哪怕笃定自己会是当世六首,冠绝古今,对此也没多少激动。

  理所当然的事,何必激动?他对着众人道:“殿试题目是如何平息播州杨氏的叛乱,安定西南。我在殿试上的策论,已经简明扼要地说了大概方略,不出意外,也是朝廷接下来的平乱纲领。”

  严山和众社员听得心潮澎湃不已。

  将殿试策论拿来直接作为朝廷接下来的施政纲领。如此霸气侧漏的事,在坐馆嘴里,竟是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在这种情境下,已经没有人会去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事。

  因为坐馆不是大树,而是皓月,给人在迷茫的黑夜中指引正确的道路。

  此时此刻,显得严山当日喊出“天不生徐子,万古如长夜”的口号是何等有先见之明。

  在后世的史学研究中,严山这句口号也被史学家认为是严山仕途的一大转折点。正是这句口号,打破了万寿朝的黑暗政治,迎来一股新生向阳的力量。

  严山也正是凭借这句口号,顺利从一个翰林编修,完美过渡到六科给事中这种位卑权重的位置,为其进入帝国的权力中枢打开门户。

  当然,在严山个人的手札记录里,当时的口号完全是发自肺腑之言。

  他深刻评论过这一桩事,说是在当时情境下,如果跟随坐馆,和他一样为坐馆做事,会自然而然联想到那句口号。

  这甚至都不是口号,而是当时能看到的“事实”。

  严山还认为,只要有他在坐馆手下的那些经历,都会得出“天不生徐子,万古如长夜”这个结论来。

  坐馆未必是绝对正确,但不跟着坐馆是绝对的不正确。

  不止严山这么想,其他社员都有类似的心境。

  徐青一直以来强调,让他们多做思考,而他们最近思考,得到最大的收获那就是照着坐馆说的话去做。

  这话听着很谄媚,却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因为坐馆的功绩在那里,任何人都可打听得到。

  徐青见得众人心潮澎湃,大家的念头,都隐隐在他心中得到反馈。这不是什么他心通,而是一种志向上契合生出的反馈。

  他们现在都相信跟着徐青能干大事,升官发财,名留青史。

  在大虞朝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最大的成功秘诀就是跟着那些天命之人混,只要活到大业成就的那一日,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