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788章 克复两京,还于旧都

第788章 克复两京,还于旧都

过是如何加强战时的动员、结束乱世。结束乱世之后的那套行政逻辑,自己真的懂么?有实践过么?

  别说是眼下的诸葛亮了,哪怕是历史上最终完全体的诸葛亮,都未必彻底想透过“天下一统后如何儒法并用”。

  毕竟历史上诸葛亮的内政就是严格的法治,一切以公平正义、动员效率为先,其实有点类似于秦法了。他一辈子都没奢侈到考虑太平之后的事儿,那也是诸葛亮的无奈,他没机会。

  不过,这一世跟了李素学习,诸葛亮显然必须想想这些长远问题了,他这辈子都用得上。

  诸葛亮想了想,追问:“当初读《五蠹》,韩非言‘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我还不敢全信,至少不信古人不争是因为‘人民少而财有余’。李师今日之言,与韩非暗合,倒是让我豁然贯通,原来末法乱世,人多而竞争惨烈,才看得透这些。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韩非子那么早就看穿了人人都想生五个儿子,祖父未死已经二十五个孙子。用李师您教我的算学来说,这就叫‘人口几何级数增长’,难怪治乱陷阱无人可以逃脱。

  可我们要不战乱而长治久安,难道还要反对百姓‘人有五子不为多’么?孔孟可是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

  李素:“这两个都对,无后为大没问题,‘人有五子不为多’也该警惕。再说了,朝廷别用严刑苛法管这事儿,稍稍引导控制速度就行了。

  人多起来是肯定的,别太快,而且要适度向外扩张,开垦南方,征服蛮夷,发展海运,每一项都能增加华夏的人口承载。

  人有五子确实多了,但是有两子还是可以的,不算女儿。鼓励百姓人有二子而后加以节制,刻印医书普遍教导养不起二子以上的百姓学些医学道理,知道女子什么时候安全,不想生的可以尽量避开危险的日子。

  普及教化,以后不仅要教男丁识字,女子也能略微识字。女子虽然耕作气力不如男子,但可以发展精细的工商业,让女子找到更多事做,找到适合女子发挥其所长的工商业岗位,提高女子地位,自然不会一心想着母以子贵了。

  做到这些,让人口缓慢有序增长,民有妻者平均二子、若干女。则原本六十到八十年人口必然翻倍的增长率,就可以压慢一些,循序渐进。这些还是等天下太平之后再细细研究吧。”

  古人人均两个儿子和未知数量的女儿,至少已经不至于人口爆炸了,因为古代死亡率高。如果跟阿拉伯人一样鼓励“在有第一个男性后嗣之后应该节制”,那百姓还会担心唯一的儿子出意外后绝户。

  有两个儿子就足够了,但官府也不强求,只是鼓励。

  这一点上,古代还是阿拉伯文明看得比较长远,比欧洲和东亚都更懂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阿拉伯人活在沙漠绿洲文明,他们对于每一个绿洲城邦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源能养活多少人,是非常了解透彻的。

  历史上倭马亚、阿巴斯这两个王朝建立之前,阿拉伯世界一直在非常短促的屠杀治乱周期内。

  一个绿洲城邦用不了两代人就得跟周边城邦血战屠城一批,把人口内卷减下来,要么屠了邻居抢了邻居的绿洲安置自己多出来的人口,要么被邻居屠灭了。

  所以阿拉伯世界统一之后,不能再靠屠族邻居控制人口,立刻就总结出了“希望只生一个儿子后节制房事”的教条。

  诸葛亮一路上一直勤勉请教,几天之内缓缓经过弘农、函谷,十二月初,走到雒阳的时候,已经把李素很多如何延长封建王朝膨胀周期寿命的长远屠龙之技脑洞,都给普及了一遍,收获良多。

  “总算到雒阳城了,我倒是从董卓之乱后,就没再到雒阳常住过。怀帝被董承救出去的时候,我只是来出使,稍微两三天而已。

  阿亮,这里还是你比较熟吧。跟董承、朱儁在时,可有变化?”李素站在城西的夕阳亭眺望雒阳城,问诸葛亮。

  诸葛亮:“倒是跟朱大将军治雒阳时差不多,大将军与沮公光复雒阳时和平无血开城,倒是功德一件。”

  李素:“走吧,进城。明年估计没什么仗可打,倒是有时间好好重整雒阳气象,也好为天下重归一统后,还于旧都。长安终究是不好调度天下富庶之地的资源,只适合割据一方之时。”

  本章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