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98章 东出虎牢关,光复全大汉

第898章 东出虎牢关,光复全大汉

  幽、并出击的部队虽然只有7万,但只要曹军嫡系部队在河北足够空虚、我军再充分利用袁绍旧部和冀州世家被曹操残害的怨气,策反一部分人,应该有机会全取冀州。

  另一方面,如若前述栽赃孙权与我军接洽的计谋没有奏效,曹操用人不疑,或者觉得他派驻在淮南的将领能完全控制住孙权,故而不往淮南添兵,那我军就坚持以扬州军为主攻,争取今年之内全取淮南地。

  再往后的战事发展,变数太多,实非战前谋划所能推演逆料。不过臣以为,以中原之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冀、豫、徐必然是我军能在第一年乃至第二年上半年就解决的目标。

  如果战事真能拖到第二年下半年,甚至第三年年初,最后多半也就是在兖州部分地区,乃至青州坚持抵抗。兖州东南与青州大部,有泰山、蒙山之险,算是中原最后的险要。

  不过真到了那一步,除非曹操本人尚未被朝廷大军围杀,那还有可能坚持抵抗。否则,只要曹操毙命,其余军阀将领纵然占据青州与半个兖州,也只会土崩瓦解望风归降。”

  诸葛亮这个估算不是很精确,但也非常难得了。至少已经大致分了三四种情况、给出我军的对应进一步动作。

  他估算战争能在两年内结束,最多第三年年初再打一打,这个情况也跟后世的很多相似统一战史颇有可比性。

  比如眼下曹操抵抗刘备的局面,基本上相当于南北朝末期,北周加上陈的土地,来统一北齐(刘备比北周加陈还多了一个幽州)

  而北周对北齐的统一战争,也就打了三年左右。曹操地盘更小,却好在统帅还算是个雄才大略之主,没有什么自毁长城的内乱,所以勉强也能撑。

  如果统一进程能加速,那这些扰动因素多半也是出在人心向背上,而不是出在军事上。

  比如,曹操控制的那些地方牧守,有没有意志不坚定、想变节投靠刘备的。袁绍旧部和孙权那些人里,有没有墙头草。

  又或者是曹操本人出点事,因为他还没称帝,甚至都还没封王,只是个公爵,根本不可能顺利传位给曹昂。

  政治大义名分这么恶劣的情况下,只要曹操死了,关东伪朝瞬间崩塌,各州甚至都能自行独立选择承认和加入刘备的统治,根本打都不用打了。

  同理,甚至都不用曹操本人出事,而是伪帝刘和出点事,关东伪朝同样是直接崩碎,到时候如果曹操还活着,最多也就保住兖、青垂死挣扎,其他瞬间都会雪崩式投降。

  这就是实权君主朝廷和傀儡君主朝廷相抗时,傀儡君主一方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傀儡朝廷太依赖于关键人物的存活了,没有稳定的代际传承机制。

  “如果能俘斩曹操或者迫降袁、孙旧部中,那么就有可能一两年结束战斗,如果这些都没达成,可能要稍稍拖到第三年……不错,如此一剖析,朕也心中有数了。”

  刘备把诸葛亮的推演琢磨了一会儿,点头嘉许。随后他也意识到,这个计划是有不少变数和分支预案的——

  比如冀州和淮南,究竟哪一路才是最优先圈地的主攻方向,其实不是刘备方面自己可以决定,而是看曹操的应对,曹操把兵力调去协防哪一侧,另一侧出现空虚,就可以随时转入主攻。

  所以,计划看起来全面,对于执行时的将领和参谋要求很高。

  得对战场局势观察缜密,当机立断,尤其要擅长看穿敌军部署的虚实烟雾,绝对不能被“空城计”骗了以至延误战机。

  好在,刘备帐下如今已是绝对的人才济济,哪怕给每一路都配上名将和顶级谋士,都是做得到的。

  一些之前已经转民政的高级文官,只要确有参赞军务之才的,也能临时调任军职,相当于是“出将入相”。

  反正是对曹贼的最后一战了,大家都该人尽其才,其他不太重要的工作优先级可以放一放。

  这份参谋案最后的重点,就在于选将调度了。

  这方面,诸葛亮之前的预案也没有做得太死板,而是给了几套配置方案,供刘备自己选。

  毕竟,刘备这人在知人善任方面还是很强的,可谓是当世第一擅用人之主。这点上,连李素和二十来岁的诸葛亮,都未必有刘备做得好。术业有专攻嘛,就让皇帝亲自拍板。

  最终,刘备亲自斟酌损益后的配将调兵方案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由战场从北到南排序)

  幽州军东路,渡易水:主将赵云,副将太史慈、徐荣,参军田畴、田豫,后勤阙漏不足部分,由坐镇辽东十余年的糜竺负责。

  幽州军西路,出中山:主将张飞,副将魏延,参军庞统、刘晔,后勤由新到任的幽州布政使简雍负责。

  并州军,出壶关、常山:主将马超,副将马岱,参军法正,后勤由并州布政使邓芝负责——

  邓芝之前给李素做了整整九年的主簿,从右将军主簿做到京兆尹主簿、益州牧主簿、司空主簿、丞相主簿……

  给大领导当了九年秘书后,总算是熬出头了。这次朝廷发现并州这一路虽然出兵规模不大,但也需要一个可靠之人统一调度筹措军需,而且前方抽调的猛将谋士过多,出现人才缺口,邓芝终于捞到了一个人口最少的穷州布政使客串一下。

  司隶军,水路由孟津、河内顺黄河而下,陆路出虎牢关:主将关羽,副将徐晃、麹义、张任,参军徐庶,后勤由民部尚书诸葛瑾亲自负责。

  荆州军:刘备御驾亲征,发兵二十万,实际统兵将领为高顺,副将黄忠、黄权、吴班、吴懿、王平,参军由原荆州布政使鲁肃担任。

  也因为布政使被调为军职,荆州布政使之职只能由伊籍替补,并承担战时后勤调度运输。等战斗结束后,鲁肃自然另有高升,也不会只做州布政使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