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大国军舰> 第1097章 星际运输系统

第1097章 星际运输系统

而且,还需要飞到我们的发射塔上。”马克斯继续说道:“我们的发射塔要起个新的名字,叫做发射捕获塔,这个塔不仅仅要发射火箭,还要回收,而且还能快速进行第二次发射。”

  说起这些来,马克斯是吐沫星子飞溅,非常兴奋。

  “这个发射捕获塔高145米,全钢结构,有三条机械臂,其中一个叫做快速断开臂,这个用来连接加注设备,在发射前快速把加注设备挪开,同时充当中部稳定结构。其他两个机械臂就像是筷子一样,没错,就是筷子,用来捕获我们的超重型火箭!”

  火箭怎么回收?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自己飞回来!

  “这个超重火箭在完成发射任务之后,恐怕已经飞出大气层了吧?”秦涛继续问道,想要让飞出大气层的飞行器重新飞回来,这可不容易!

  “还没有完全飞出去,我计算过,速度应该是在25马赫左右,在回收的时候,我计划让它使用特殊的腹部拍水式俯冲方式降落,充分利用空气阻力来减速,从而节省返航时候的燃料。”马克斯在短短的时间里,把这些技术路线都给想到了。

  他再次画起来了返航时候的设计图,在回来的时候,先和航天飞机类似,是横着的,用最大的面积来接触空气,从而减速,在下降的过程中,不断地摆正姿态,逐渐变成竖直状态。

  这种返回方式,同时也适用于上面的飞船,毕竟飞船也是要回收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使命,整个星际运输系统的外壳需要使用专门的复合材料制造。”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秦涛摇了摇头:“马克斯,我觉得复合材料不一定好,用最简单的材料也是最合适的,我们就用不锈钢如何?”

  秦涛记得,在自己重生前的那个时空里,马克斯就宣称这种系统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但是两年之后,不得不把重金采购的复合材料报废掉,采用不锈钢。

  很简单,从太空低温到重新回到地面的高温状态,不锈钢的表现肯定比碳纤维要好得多,甚至比钛合金表现得还要好。

  闪闪发光的不锈钢外壳,看上去也是充满了工业的美感的,马克斯没必要换掉这种材料。

  马克斯的目光带着疑惑:“还继续使用不锈钢?”

  “没错,相信我,不锈钢是最好的选择。”

  马克斯点头:“好,秦总,我相信您,那就用不锈钢。超重飞船和星舰全部都用不锈钢外壳,用支腿来固定,这样也能飞到其他星球表面降落,我们计划在两年内完成设计,两年内制造,最多五年的时间,就有机会飞向火星!”

  “咳咳。”秦涛咳嗽了两声:“马克斯,如果这种星舰捣鼓出来了,我们是不是先飞到月球上检测一下比较好,这种星舰应该拥有一百五十吨的载荷吧?向月球运输物资,建设月球基地是不是比较好?至于飞往火星,我们还是要慢慢来。”

  月球竞赛已经开始,飞往月球,建设月球基地很重要,但是飞往火星嘛,除了名声,貌似还真没有太大作用。

  还是先上月球好了。

  这种星际运输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箭,远远地超过世界上任何一种火箭,毕竟老毛子的能源号,也不过只有四个助推器使用RD170,总推力三千多吨,而现在的这种超重星舰,要使用十台发动机,起飞推力七千多吨!

  整个起飞重量也超过了五千吨,下面装载三千多吨推进剂,上面则装载一千两百吨推进剂。

  别看个头很大,这种飞船的重量却很轻,上面的飞船干重只有85吨,所以上面装载150吨的有效载荷轻轻松松,不过估计得在发射过程中消耗一部分燃料,想要燃料更加充裕,估计得在轨道上补充一次燃料,这样才能更好地飞往月球或者火星。

  “是的,我们计划的载荷是150吨。”马克斯点头:“飞往火星可不容易,既然飞一次过去,那肯定要携带大批的物资过去才行。”

  飞往火星是个复杂的航天工程,这不仅仅要考虑到飞过去,关键还得考虑怎么回来,不可能只是单程船票啊。

  有人曾经计算过,想要飞往火星,至少是个五百吨的大家伙才行。

  飞船在出发的时候,全重五百多吨,使用比冲最高的氢氧发动机,进入理想霍曼转移轨道需要速度增量3590米每秒,再预留百分之十的燃料,这样就需要燃料三百多吨,如果把烧完的火箭燃料和壳体扔掉的话,到达火星附近轨道的时候,飞船重量会降低到两百吨以下。

  接下来被火星引力捕获,还需要消耗七十吨的燃料,进入近火点200千米,远火点17000千米的火星同步转移轨道。此时还剩下一百多吨,分成两部分,其中轨道舱在火星轨道上等待,还得准备返回地球,至少需要八十吨,然后扔下一个四十多吨的火星登陆舱,下降消耗六吨燃料,上升消耗十六吨燃料,等到返回的时候,还剩下十几吨的重量,返回轨道舱之后,把剩余的燃料用来加速,然后扔掉,轨道舱返回地球。

  这种是非常复杂的,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一旦要是拖延了时间,可能就是灾难性的,毕竟月球一直绕着地球转,距离差不多,但是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千差万别,一旦错过了发射窗口,那就再也回不来了。

  但是,马克斯的这个方案,就更加激进了。

  一千多吨的这个飞船是要直接全部降落到火星上的,上去之后,燃料肯定消耗了不少,回来是不够了,他给出的方案就是现场就地制造,利用火星的大气层来获得甲烷和氧气,制造好了燃料再回来。

  至于人,可以在上面多停留一段时间,火星和地球每隔大约780天就会出现一次距离最近的机会,这个时间又叫做会合周期,大约是26个月,让人们在上面待两年再返航就可以了,这段时间足够。

  至于会不会寂寞?

  上百人过去,能寂寞吗?趁着这段时间,说不定还能多几个小生命出来。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