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苏厨> 第922章 殿试

第922章 殿试

用雅言,然后辞义明达。”

  《论语骈枝》则曰:“《诗》之有风雅也亦然。王都之音最正,故以‘雅’名;列国之音不尽正,故以‘风’名。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正于王朝,达于诸侯之国,是谓雅言。雅之为言夏也。”

  理解到这一层,这道试题就有点意思了。

  雅言,隐藏的意思,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主考官的意图,应该是让考生阐述华夏文明在这个时代的优越性,先进性,进而阐述如何将之“正于王朝,达于诸侯之国”。

  结合到最近的交趾和占城局势,这道题,具有明显的针对意义。

  杨莳实在是太开心了,满殿对这一点体会最深的,除了自己和黎侍讲,还能有谁?!

  唰唰唰写下:

  圣门以文明为教,诗书执礼,文明之学也。

  《诗》以治性情,明德之学也;《书》以道政事,新民之学也;礼以范视听言动,克己复礼,止至善之学也。

  不言诗书,则无以教人;不言礼,则无以明分。故子所雅言者,诗书也。执而不敢议者,礼也。

  礼者,止也。思无邪,则心正矣。允执其中,则天下平矣。动容周旋中礼,则圣德之至矣。

  子曰:“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

  赵顼站在这名交趾士子身边,看着这一段文字,不由得心中暗赞,随着他的落笔点头。

  难得,交趾郡能出这等人才,实在是难得。

  杨莳写完这段,感觉对试题已经彻底把控,接下来就该是对其先进性的引申和传播方法的阐述了。

  不知道黎文盛有没有把握到这一层来,想到这里,就不由得抬头观望了一下。

  这才发现一个三十出头,穿着朴素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已经站在他的身前看着他。

  杨莳吓了一大跳,想起来苏油给他们讲过的当年在殿试中的情形,赶紧搁下笔,躬身施礼,低声道:“见过陛下。”

  赵顼也不知道他究竟是谁,心想能做出这样的文字,一个郡王师绝对没问题,这人大概率是黎文盛。

  便点头道:“道理很通透,一时看得入神,不想打扰到你了,你接着写罢。”

  说完巡视下一桌去了。

  杨莳这才松了一口气,也顾不得看黎文盛那边了,赶紧低头写了起来。

  杨莳的那一段,是历代名家对这句话的表述,老周小作篡改勾连成篇,识者一笑置之即可。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本章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