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康熙一口气叮嘱了她许多,最后有些感慨:“从前你跟朕嚷着要去上书房念书,朕当时还觉得你这小丫头是心血来潮,估计玩几天就不念了,没想到硬生生是坚持到了现在。”

  “汗阿玛这可就小瞧人了。”虞燕挑眉笑笑,“在上书房念书这几年孙女写的策论难道还不好吗?”

  她可都是按照针砭时弊的要求来的。

  康熙抽查她的功课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她的水平:“写得比你前头的两个叔叔还好,他们是心思都不在正事上,一日日的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他这么说虞燕就不敢接话了,她那些叔叔心里面在想什么?还不是惦记着眼前这位老爷子屁股底下的龙椅。

  康熙也是难得起了兴致想找人说说话,一时间就没注意外面的变化,等到聊得口干舌燥了才发现天都黑了。

  “留在宫里用个晚膳吧。”康熙长舒一口气,“你都这么多年没怎么在宫中用过膳了,也不知道宫里的厨子做出来的合不合你的胃口。”

  “大厨房的师傅们做到哪里有差的?”

  虞燕抿着嘴笑,心里却不由得感叹到康熙确实老了,放在几年前他哪里会这样拉着一个小姑娘诉说心里的苦闷。

  康熙用膳的时候倒是谨记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一顿饭吃完安安静静的。

  “你胃口要比你姑姑好,朕记得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康熙看着埋头苦吃的虞燕笑了笑,“只是还是瘦了些。”

  虞燕有些囧,她其实一直都是这种吃什么都香的吃相,只是因为最近个子长得快所以看起来瘦,真不是因为她挑食不爱吃饭啊!

  等到宫门快要下匙的时候康熙才意犹未尽地让梁九功送虞燕出宫。

  虞燕行至门口透过玻璃窗的反光看见了康熙将眼睛凑到折子上的一幕,她蓦地顿住了脚步。

  先是脑海中闪过京里流传的万岁爷如今眼神怕是不大好了之类的话语,又转念想到这位曾经给予过她一定帮助的老人如今已经迈入人生的末期,虞燕心中难免不忍。

  “皇玛法,还望您保重身子,夜深了,早些睡吧。”

  少女轻灵的声音从康熙的耳畔响起,他有些怔地看向她,虞燕此刻还有些忐忑不安,但为了自己的良心过得去还是硬着头皮说:“皇玛法……晚上用烛火看折子,对眼睛不好。”

  话音刚落,整个乾清宫在内服侍的太监宫女全都跪到了地上。

  万岁爷现在最忌讳的……就是他的眼睛。

  先前太子爷好心多问了一句,万岁爷直接斥责他是不是想提前登基,吓得太子爷跪在地上一声都不敢吭。

  梁九功也在心里哀叹,这小祖宗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但是康熙并没有像众人预想中的暴怒,反而轻声道:“朕知道了。”

  额林珠回头的那一刻,他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许多人的影子。

  有太皇太后的,有仁孝皇后的,还有温宪……

  第93章

  逼宫另一柄剑横在他的脖子上

  自从那日康熙把虞燕叫到乾清宫去之后,她似乎就接替了原本弘皙的位置成为他新一任最喜欢的孙辈,每每从上书房下学后他就让梁九功叫她到乾清宫,就连面见大臣也没把她落下。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虞燕还是有些惶恐的,但是当她将如今朝中众臣基本上全都面见过了一遍之后,她原本有些紧张的心随之缓缓落到原位——

  大家都是人,没什么两样。

  临近清明的时候康熙还跟着虞燕出了一趟宫祭拜温宪公主,当日恰好寒食节,虞燕按照习俗吃的是冷食。

  可她总不能也给康熙吃冷的东西,毕竟老爷子年纪大了,万一吃出点什么事儿就不好了。所以她带着康熙先到了公主府,让厨房的人蒸了锅青精饭拌着白糖送到桌前,另外又上了一小碗拌着香油的嫩笋、小菌菇和枸杞头,这又名唤“山家三脆”。

  “这天气已经到了玉兰花开的时节了。”

  康熙用完膳站在窗前,屋外的玉兰树如今恰好是盛开的模样,春风一吹便簌簌落下。

  温宪公主刚去世的时候虞燕是茫然无措的,但是在广州呆了一年,回京后兆玉又送上来温宪公主写的诗序,她从中也找到了新的寄托。

  一蹶不振不是她虞燕的风格。

  “春暖花开的好时节,皇玛法今年怎么没有打算下江南转转?”虞燕笑着将手中朔方那边送来的信件慢慢收起来,结果一个不小心就将里面的房契落在了地上。

  “这几年因为土豆红薯那些农作物的推行,南边闹灾害的时节少了许多,再加上如今西北那边不太平,国库的银子能少用为好,还是少用为好。”

  康熙弯腰捡起飘落的房契,他如今虽然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但是白天看几个字还是看得清的,因此一眼就看见了纸张上写着的银川贺兰县几个字。

  “你的生意如今都做到西北去了?”康熙有些讶异。

  虞燕有些不好意思:“西北那块地方本身做生意的大多都是晋商,孙女也不好过去直接横插一脚,只是先派人过去探听情况。手下人生意做得也小,基本上都是行商,这还是预备开的第一家店面。”

  康熙放下房契,心中想的却是前日西北的地方传上来的消息。

  自从康熙三十五年昭莫多之战击溃噶尔丹主力后,准噶尔部这几年一直都太太平平的。直到前几日驻藏大臣传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