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第877章 大师兄得分第一

第877章 大师兄得分第一

后,冯正明大概猜到程国胜加入的东西,不过当着这么多人他没有去点破。

  程国胜的葱烧汁相较于冯正明师兄们,口味上会有一点偏甜。

  这个甜却不是用糖调出来的甜口。

  这一丝的偏甜,确实让程国胜葱烧汁味道层次更丰富。

  但是偏甜也会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容易让人觉得腻。

  所以冯正明可以非常直观给出判断。

  程国胜这种偏甜葱烧汁,会让顾客一开始很愿意吃,但是他的葱烧汁应该会被剩下。

  调味这个东西,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非常玄学。

  因为不同人的口味肯定会有区别。

  如何调出一个大部份人都会喜欢的口,这就是个很难的事情。

  酸、甜、咸相互之间平衡的配比,真的是需要很长时间钻研才行。

  像是葱烧海参的葱烧汁,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葱香味。

  葱香味过淡了,那么可能最后汁中就吃不出来。

  可如果葱香味过重,又会抢了整个汁的味道。

  这一切的平衡点,可能是一个厨师一生都需要认真琢磨的。

  所以很多时候,你让一位大师傅或者老师傅给你一个准确配比的方子。

  他们确实能给出来,但可能你按照方子配比做出来的味道,会跟他们自己做出来的有一些差别。

  这种差别,会被很多人认为是老师傅们的经验。

  但实际上,哪里会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经验?

  不过是大师傅和老师傅们调味时,也会要自己尝一尝味道。

  尝了之后,会和自己做了多年记忆中味道对比。

  这么两相对比下,就会有一些很细微的调整。

  就是这一点点细微的调整,会让他们做出来的味道和方子上有区别了。

  所以这也是很多时候,为什么要想学好一道经典菜,是需要找一位名厨拜师的原因。

  不是说你不拜师,看名厨的那些菜谱做不出菜。

  而是有一些经验上的东西,不跟在名厨身边,去亲自看、亲自学和亲口去尝,很难形成味觉上的记忆点。

  没有这个味觉上记忆点,按比例去做菜,始终就会欠缺那么一点点。

  但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就会产生巨大的差距。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经过一番品尝下来,剩下的一些葱烧海参,也是分发给现场观众去吃。

  这让来现场观赛的观众们都觉得真是来对了。

  “哈哈哈,真好,不愧是我们的状元,会把比赛的菜分给我们尝尝。”

  “哎呦,别说啊,这个海参烧的就是好吃。”

  “我在家自己烧过,海参那个腥味我总觉得去不干净的,这个真是一点腥味都没有。”

  “哈哈哈,这里一百位的厨师,可都是最厉害的鲁菜厨师,要是去不干净腥味,那不是太丢人了?”

  “真好吃,我吃了两个都好吃,但是味道上确实不一样的。”

  “对对,我也吃了两个,很明显味道不一样。”

  “看来啊,葱烧海参还真不容易做。”

  这个时候,等比赛厨师陆续退场后,冯正明给现场观众说了一些在家做菜的方法。

  “各位,大家肯定会想要自己在家里尝试做海参,对不对?”

  这话一问,现场众人自然全都齐声回应:“对。”

  冯正明接着便给大家说了一番如何发干海参的方法。

  详细说了很多细节,包括用什么样的水去泡发。

  最后冯正明还教给大家最简单的入味方式。

  “大家可以在最后一遍泡发时,自己炖一些鸡汤,一定要过滤干净,然后把大葱段炸一下,再把葱段和油都放进鸡汤里蒸一下,出来香味后,把海参泡在里面。

  这样经过最后的一遍泡发后,海参就能吸入一定鸡汤的鲜味了,之后大家再去烧,绝对会很入味,很好吃。”

  教给大家这个方法后,接下来冯正明才让工作人员安排观众陆续退场。

  接下来就是他和评委们艰难抉择的时候了。

  这第二道菜都是做葱烧海参,所以要进行评分就不容易。

  还在每一位厨师还剩下一根海参,作为最后的评审用。

  开始讨论的时候,崔老师傅首先向冯正明提起他手底下青年厨师。

  “正明,你手底下的几个年轻厨师,这道葱烧海参还真都做的挺不错,看得出来他们是很下了一番功夫,你平时教的很好啊。”

  冯正明听了笑起来:“崔师伯您可别夸我,其实我还没来得及教他们。”

  这话一出,让在场所有人先是一愣。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