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是买五双只要十块钱,十双只要十五块钱,不分大人小孩全都一个价,这样我方便算钱、找钱,毕竟我也不是专门做生意的,可没那么多零钱找零,你们要是买不了那么多,可以自己找人凑一凑。”
赵如月回来之前跟宁绍明大概地算过,他们回来的车费因为是包车,比去汽车站买票坐车便宜许多,一个位置才一百八十五块钱。
就算把他们两个的位置也算进成本里,哪怕全都以十双十五块钱的这个价格卖出去,只卖出一袋袜子也能回本,并且小赚。
有个大娘听到赵如月后面那几句,不解地问:“你们俩不是认识人有货源吗?年后不打算继续做这个生意了?”
赵如月笑道:“我的婶儿诶,哪能一直有这种好事,你看到这些袜子的花色没,红红绿绿的,全是圣诞节特供款,工厂生产的优等品!
这个节日城里人一年就过那么一次,我们运气好才捡漏到这些货,卖完就没有了,别说年后,就是明年这个时候也不会再有。”
大娘哪知道什么圣诞节,她只知道这袜子喜庆好看,还是优等品,还便宜!该下手时必须下手,错过就没有了!
这会儿屋里只剩下女人了,刚才一起进来看热闹的男人们,一看全是这些袜子、丝巾、围巾什么的就没了兴趣,也不耐烦继续待着。
宁绍明往房间里搬完东西一出来,那些男人立刻拉着宁绍明出去。
都想跟他聊聊他们在外面这一年遇到的事,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介绍货源的那位朋友,以及那位朋友家开厂的亲戚。
有人明年也想出去打工,想问问宁绍明能不能带自己一起出去,给介绍个工作,要是能进熟人的厂肯定是最好的。
有人则是想知道他怎么走的大运,认识到那样的贵人。
这些人里,要么是跟宁绍明从小认识,一起长大,要么是看着宁绍明长大的,当然也有宁绍明看着长大的。
明明一年前,大家还是一样的小镇普通人。
但是一年后,宁绍明竟然认识了那么一个家里有亲戚开厂的朋友。
他整个人看起来也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仿佛有点城里人那个味儿了。
这让不少人心里十分复杂,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堂屋里,赵如月已经开张了,几乎每个人打算买袜子的人都是十双十双地买。
本来过年就要给家里人添置点新衣服、新鞋、新袜子什么的,既然这里的质量好又便宜,当然不买白不买。
十双看起来有点多,但全家人分一分,每个人也就一两双。
要是家里人多,还像宁家这样没分家,买二十双回去也不够分的。
没带钱的赶紧回去拿钱,赵如月说袜子只有那两袋,卖完没有了,让不少人有一种紧迫感,生怕自己回来晚了买不着,回去拿钱都是小跑着的。
偏偏这些人在路上遇到熟人,还兴奋地跟人家说,赵如月这里有便宜袜子卖,让人家也赶紧去。
结果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一袋袜子几乎卖光,来的人才慢慢减少。
还有人卖了袜子,又看上了别的东西,问赵如月怎么卖。
那些东西赵如月还没分拣好,再加上坐车那么久,到家也没能好好休息,就要应付这么多人,实在是有点累了。
就跟她们说这些明天才卖,想挑好的明天记得早点来。
女人们买完东西,又聊了一会儿才慢慢散去,等宁绍明回来,剩下的人也走了。
宁绍明在外面应付那些来打探的男人也不轻松。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感觉身体累、心也累,很想马上回房间躺下好好歇一会儿。
但是事还没完,父母哥嫂八成也有一肚子话等着问他们呢。
宁绍明正想趁大嫂拿赵如月送她的东西回房放,父母、大哥和侄子也还在外面没进来,跟赵如月说自己的想法,改改对家里的说辞。
门口忽然冒出两个小脑袋。
第32章
两个孩子看屋里只剩下自己爸爸妈妈,便小跑着进来。
宁时秋已经懂事了,好久不跟父母接触,又觉得自己是哥哥,是大孩子了,不能像小孩子一样跟父母撒娇,在他们面前还有点不好意思靠太近。
宁时夏一个三岁的小孩,没什么都不懂,所以完全没那些顾虑,一跑进来就黏在香香的妈妈身边。
她一手半抱半拖着滑板,一手抱住赵如月的胳膊,奶声奶气地问:“妈妈你累不累?”
赵如月下意识想跟上辈子孩子每一次问她类似的话时一样,回答:妈妈不累。
话没出口,她对上孩子天真的眼神,又想起每一次说自己不累,其实并不是真的不累,那些累也没有消失,只是被积累在她心里,越积越多。
直到某一天突然爆发,让孩子感觉到十分莫名其妙。
赵如月又犹豫了,对待这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一时间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才是对的。
如果说不累,会不会又重蹈上辈子的覆辙?
说累的话,又会不会走向另一个不好的结果
回家前一天晚上,困扰得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问题,在这时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