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知也不说话,递给他一包干粮。

  秦谏接了干粮,朝她笑笑,又看向程瑾序,说道:“二哥,我知道你对我有怨言,因此不喜欢我,但我会证明,我是真心要对瑾知好的。”

  程瑾序答非所问,朝他交待:“路上保重。”

  秦谏点点头,翻身上马,带着随从离开。

  程瑾序看着他的身影在朦胧的晨色中渐渐远去。

  此时他和程瑾知都没想到很快他们就会再见面,再见面时又是另一番光景。

  秦谏从江州回京,却是独自一人。

  这事被秦家长辈看在眼里,自然要问怎么回事,秦谏按原来的计划,说去接过了,但程瑾知不愿回。

  秦家便炸开了锅,大老爷觉得不可思议,儿媳怎能如此大的派头,亲自去接都不回,秦夫人也赶紧派人去洛阳询问详情,这一问,就问出了休书的事。大老爷便又拿秦谏是问,秦谏说到江州后程氏兄妹对自己态度不敬,自己一气之下就写了休书。

  大老爷怒不可遏,几乎要打人,秦夫人得知此事,却越想越蹊跷。

  她突然觉得也许不是继子不想接,而是侄女不想回。

  京城与江州隔着数百里,秦谏用半个月时间来回,算得出这半个月几乎都在路上奔波,风餐露宿,人回来都黑了一圈,难道是专程过去写休书的吗?

  这不像他会做的事。

  她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情况,只是秦谏和程瑾知都不说,他们这些长辈弄不清楚。

  见她为此事头疼,张妈妈在一旁道:“要不要夫人自己派可信之人往江州跑一趟?”

  秦夫人叹息:“跑一趟,她还不是能拿那休书搪塞?她若想回来,早就能回来了,我看她就是不想回。”

  “不想回,那待在江州做什么呢?时间长了也总有人议论。”

  秦夫人想起之前侄女在自己面前痛哭,说她根本不想嫁秦家的话。

  她也听到些风声,说程瑾序与江州陆家那位公子走得近,之前那陆公子还去过洛阳拜访,陆公子离开洛阳时,侄女便因为什么事,被她父亲罚跪三日。

  侄女是不是另有心仪之人呢,所以怪她棒打鸳鸯?

  想起这事,她便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前不久她说要和曹国公府将婚事定下来,秦禹竟和她说他不要与那国公府的姑娘订亲,他另有所爱。

  她屡次相问,说只要是他喜欢的,就算家世差一些也可以,这才哄得秦禹说实话,他想娶的竟是那行商的姚望男。

  她当时气得几乎吐血,得亏张妈妈按着才没当场发怒。

  自己做母亲的从小对他悉心教养,长大为他筹谋那么多,无论读书还是婚事,哪一项不是思来想去、费尽心思?回头他竟看上个商户。

  后来是张妈妈提醒她,秦禹从小乖顺,身边要么是端庄的姐妹,或是温柔小意的丫鬟,从没见过其他姑娘,头一回见到个大胆明媚的姚姑娘,当然会被吸引。

  加上那姚姑娘给秦禹送东西,又去许昌与他同行了一路,谁说其中没动心思呢?就秦禹那么未经世事的人,又怎能抵挡得住?

  秦夫人觉得正是此理,苦于不知该怎么断了儿子的念想。

  今日提到程瑾知,便想起了姚望男,心中浮起一计,决定来个釜底抽薪,将这事彻底摁死。

  第65章 第65章祸事

  没两天,秦夫人就邀请了姚望男到家里,说是要看看姚家新出的瓷器。

  秦禹一早才知道母亲竟要请姚望男过来,不知是为什么事,与母亲说自己能不能在场,母亲却说与他无关,让他不要凑上来。

  秦禹觉得一定和自己前段时间向母亲表露心意有关,他担心母亲是不是要问姚望男的意思,又唯恐母亲说话不好听,露出倨傲之态,在一旁急得不行,偏偏秦夫人要他去上学。

  秦禹在院中踌躇,正好秦谏在家,见他过了时辰还不去书塾,便问他为何还在家中。

  秦禹想起他说会支持自己,便和他道:“母亲今日请了姚姑娘过来,我问了张妈妈,她说母亲是要找姚姑娘打听嫂嫂的情况,问她的想法。”

  秦谏一想,这也正常,事情折腾来折腾去,秦夫人必定是起疑了,所以想自己打听了。

  他问:“这怎么了?”

  似乎和秦禹也没什么关系。

  秦禹为难道:“但是……”

  他难以启齿,秦谏看着他,许久他才道:“我和母亲说了,说我不想娶曹国公府的四姑娘,想……想娶姚姑娘。”

  秦谏一挑眉:“原来你说的姑娘是姚姑娘。”

  “母亲当时没说什么……但我看出她是不高兴的,我担心她……”

  “醉翁之意不在酒。”秦谏道。

  以他对继母的了解,在得知这事后她一定会插手把控局面,她中意的姻亲对象不是将相之家就是国公府这样的公爵之家,姚家实在差了太多,她真能那么好同意吗?她可不是二婶。

  秦谏道:“你母亲屋后不是有后房门吗,你从西侧后房门偷偷进去,穿到次间,找个地方躲着,就能知道她们说什么了。”

  秦禹觉得震惊:还可以这样吗?偷偷钻进母亲房中,偷听母亲和客人说话?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