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见人就喊。
十三鹰?什么十三鹰?
妹有啊!
其实那是一个自发组成的学习小组,方星河是小组长。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方星河督促弟弟妹妹们用功读书,这不,本次期末考试所有孩子的成绩都提高了。
他真的很叫人感动,人帅心善有责任感!
【方星河向同学们收宝付费】
胡扯!诽谤!造谣!
啥?你们有证人证词?
咳咳,方星河的省考第一实现了农安县初中教育零的突破,你们知道这有多难吗?
你再看看韩涵,总共8科挂7科!
【方星河的文章里好多脏话】
韩涵挂了7门功课。
【方星河太狂太傲丝毫不懂谦虚】
韩涵7门功课不及格。
【方星河大言不惭批评媒体】
韩涵也干了,但是方星河中考第一,610分!
【方星河叫嚣要打断亲生父亲的腿……】
对不起,我们根本没报!
通稿里什么都写了,唯独忽略了这一点,仿佛没有发生过。
确定了,是真爱。
………
为了淡化方星河身上的负面信息,娘家媒体脸都不要了,不好的地方一笔带过,实在带不过就把韩涵牵出来顶在前头……啧啧。
最后的最后,又特么开始煽情,眼泪汪汪的絮叨着一个孤儿“浪子回头金不换”有多不容易、多么感人、多值得褒奖鼓励。
搁虚空中给方星河立了一块牌位,上完香就开始抱头痛哭。
讲真,方星河看到之后都感觉臊得慌。
正规媒体啊!
瞪着大眼睛满嘴胡扯啊!
踩着我的好大哥疯狂输出啊!
吉报→_→:你就说效果好不好吧?
那确实,效果好极了。
报道一经发出,方星河马上重新回到舞台C位,热度数倍于之前。
假如萌芽连续两个月将他作为封面时所引发的热度为10,那么,两波混混对峙时的热度就有30,巴金先生发文盛赞之后的热度到了80,而现在的热度干到了至少200。
仅仅当天就有二十多家晚报转载,粗略统计,总发行量至少两百万份,覆盖人群难以计数。
支持“读书有用”的正方,因此振奋精神,高举方星河大旗,向反贼们发动总攻。
这种攻势,在第二天达到了高潮。
赵春华终于把深度访谈的第一篇给赶出来了,北青报社会版头条,标题引得各方震动,粉丝狂嚎——
《我和命运干过仗》
此文一出,如同烈火浇油,将方星河从单薄的中考状元、文学天才,升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然后,经由后面的两篇续稿,将这种形象进一步丰满,迅速席卷了全社会。
一时间,洛阳纸贵,全国各大报亭疯狂催货,加印加印加印!
专访刊登前,北青报的发行量稳定在60到65万份之间,上下浮动不大。
传阅率保持在每份4.69人,是首都媒体的最高值。
而在三天之后,系列报道结束时,发行量暴增至110万份,第一次挤下《首都晚报》,并且登上全国第三的宝座。
同时,传阅率突破每份6.12人,实现了全行业制霸。
另一边,虽然南方周末仍然保持着150万的发行量,稳居第二,但是,力挺韩涵的他们在最近几天里被打得灰头土脸瑟瑟发抖,纵使嘴再硬,也掩盖不住势头被压的颓然。
北青的第二篇报道,《学习没有为什么》,相对而言平和一些,他们还能扛一扛。
等到第三篇《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一放出来,真的,一点不夸张,抵抗全面垮塌。
在终篇的最后,赵春华如是写道:
“通常我们不会将命运这种宏大命题同一个孩子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青少年试图向我讲述命运,我会想笑。
但在这一刻,我笑不出来。
我由衷地感到震撼。
不是因为方星河的经历有多悲惨,作为记者,我对悲惨本身的承受力很高,很多采访对象的遭遇让我泪如雨下,可那只是同情,是悲悯,是善良和不忍。
惟有方星河,他让我感到自惭形秽。
诸位,我们要穷极怎样的想象力,才能将孤儿、校园大哥、三天打一架、中考省状元、文学天才、冷静的批判者、发誓要敲断亲爹两条腿的酷烈少年、专注的小镇做题家等等等等完全截然相反的特征融合在一个人身上?
如果你接受了他的不可思议,那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