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Z世代艺术家> 第121章 再次创造社会轰动

第121章 再次创造社会轰动

  第121章 再次创造社会轰动

  《时代》的发行,对于方星河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因为,成为《时代》的封面人物,几乎算得上是大众认知中的次顶级荣誉——特指当前时代。

  方星河本人对此并不感冒,但是他非常想搞清楚,这一级别的“荣誉”到底能带来多少星耀值。

  随着一波波的热度,他已经不缺星光值了,乐观估计,5月底差不多就能把所有体质属性点到89点,然后星光值就只剩下了加技能的作用。

  但是,这也意味着新的麻烦。

  星耀值太难搞了。

  基数庞大的浮粉在这种需求下起不到任何作用,大抵上,只有狂粉和信念粉才能满足标准。

  可是他对粉丝的提纯已经近乎极限,在偶像作家这条赛道上,谁都不可能做得更好了,韩二和郭四的巅峰期加起来也没有他的核心体量,毫无疑问,这就是时代的天花板。

  所以接下来往哪个方向去搞事?

  取决于一个关键数据——各级别荣誉带来的星耀值反馈。

  单纯从文学文化领域出发,目前最高级别最受国人认可的应当是诺贝尔文学奖。

  方星河极度讨厌诺奖里的文学和平两大恶臭意识形态奖,但是不得不承认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最高影响力,以及此刻国人对它的崇拜迷信。

  下一级别,是区域奖语言奖混杂的专业奖项。

  普利策文学奖、布克奖、塞万提斯奖等等。

  然后是国家单一奖项。

  茅盾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芥川奖/直木奖等等。

  另外一些专项奖,不大受主流待见,实际上也很有含金量,比如雨果奖/星云奖和安徒生奖等等。

  《时代》封面人物不属于任何奖项,但是,根据方星河的预估,它能给粉丝们带来的荣誉感,应该可以对标茅奖或者雨果。

  或者就算不能完全对标,至少也相当于国际认可,是粉丝可以大大方方吹牛哔而黑子无从反驳的级别。

  对于接受西方盖章,方星河没有什么道德上的不适感。

  因为咱妈一直教导咱们,对抗是对抗,赚钱是赚钱,在对抗中合作,也在合作中独立,拿着对方的钱修炼内功,这才是发展的真谛。

  国内精英对于这类事情都特别有共识——该怎么做西方的生意,正常做,该怎么防着对方,高标准防。

  所以舆论对于华为和联想是两种态度。

  水军头子当然也算精英,因此方星河完全理得清“争取西方荣誉”和“进行文化抵抗”的区别,只是看不上个别过于政治化过于恶臭的双标奖项罢了。

  别的正当奖项,有机会当然要争取。

  现在的国人就认这个,多拿一个就能多提振一点国人信心,其实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

  方星河本人不在意什么奥运金牌什么国际文学奖什么欧洲三大奖,那是因为2030年的我们确实不需要再用奖项来证明任何事了。

  可是如今他活在2000年,如果再空口白话讲着什么“我不屑拿西方的奖”,用个人影响力进行另一场闭关锁国,那就太傲慢了。

  骄傲和傲慢的区别,正在他努力融入时代进而改变时代的一次次尝试中。

  ……

  4月底,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丁妍和王佳莹的新书同时公开发售。

  之所以要放到一起,是因为最近文化界的热点太多太密,她们两个作为“80后青春文学出版计划”里的较弱一环,单独发书很容易被淹没在吵架中。

  合起来就不一样了,两本书都是写的校园暗恋,类型正撞,但内容偏生十分互补,方星河当然要把她们放一块儿炒起来。

  丁妍的新书叫做《这一场青春的温暖季风》,内容和之前的草稿一样,是一场完全不曾表白过,从始至终都只存在于心中的暗恋。

  书中的男主角一看就是方星河,但又和实际上的方星河不一样。

  在丁妍的笔下,陈烨比方星河更完美——主要体现在有礼貌、温和、善良等方面。

  差不多就是小女孩会幻想的那种经典白马王子形象,只是丁妍的处理比《灰姑娘》现实得多。

  巨大的现实压力,让女主根本不敢流露出分毫,而陈烨好像感受到了,又好像没有,总之,他没有对此作出任何多余的回应,正正常常做了三年同学,发生了一些有趣也温馨的事情,最终在高考结束后飞向各自的天空。

  而王佳莹的新书叫做《流行病》,很猛,很勇。

  她把自己之前的发言堂而皇之的写在序言里——

  “尽管我的内心十分卑微,可是喜欢一个人向往一个人这件事本身,永远都不卑微。

  这本书,我不是为自己而写的,我是为了天下而间万万千千同样喜欢方星河的少女而发声。

  我们配不上你,但我们配得上爱。”

  与其说这是一部正统的校园恋爱文学,不如说它是一部梦女发痴记。

  结构散得跟蛋黄一样……不对,散得和《三重门》一样。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