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人虽说承旨三品,却无心官场,反而对农作物很有研究,在青州这块地儿,比他老子还得民心。”

  他似乎生怕自己不够坦诚,絮絮说了许多,恨不能将朱启温的生平讲与她听。

  朱又华又酌了一口酒,慨道:“去年蝗虫过境,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小易大人便闭了门开始研究抗蝗的肥料,却一连尝试了三个多月都未见效果,直至加了一味香肥”

  他神秘一笑,眸中盛满星光,“那香肥不仅能令土地起死回生,更能令庄稼百蝗不侵,今岁一到,各家的收成都比去岁远高了三成还不止,小易大人也因此被百姓当成了救世主。”

  这么神?唐璎表示怀疑。

  田利芳听后却眼睛一亮,跑去对桌将易启温拉到一旁就攀谈起来。

  易启温原先还有些反感,可聊了几句后却发现田利芳此人虽然穿着磕碜,行止上微有些鲁莽,于农学上却颇有研究,两人越聊越投机,聊到最后竟隐隐生了结拜之意。

  唐璎慨然,他俩倒是志同道合,一个喜欢琵琶,一个爱好研究农作物,偏生都不爱当官儿。

  谈及那味“起死回生”的肥料,田利芳疑惑道:“你那肥料当真如此神奇?”

  易启温啼笑皆非,“当然不是!”

  说起这个,连他自己都感到有些茫然,细细回忆起去岁的场景。

  “去年蝗灾时,我将自己锁在房中研制抗蝗的肥料,连按察司都很少去。堆肥、骨水、畜粪均试过了,这些东西纵然能使土壤情况有所改善,却远远达不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如今青州地里的庄稼能长得这般繁茂,俱是香肥的功劳。”

  田利芳还是有些疑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眼见为实,遂提议道:“易兄若是得空,可否带我去你地里看看?”

  易启温答应得很爽快,“没问题!”

  这时,一名小厮突然来报,说是按察副使来了。

  席间地位最高的易显吩咐,“让他进来。”

  须臾,一位年约三十岁上下的男子走了进来,他眼尾微有些褶皱,眼睛深邃,鼻梁高挺,带了些武人的长相。

  见了此人,唐璎浑身一震,竟是崔明和!!

  崔明和是古月的夫君,亦是已故靖王的舅舅。嘉宁二十年,古月因杀害楚夫人被黎靖北流放,他亦“自请降职”随妻去了惠州。

  古月姐姐如今仍在惠州,他为何会出现在此?

  唐璎不解,忽而想起黎靖北在南阳宫说过的话——

  “去青州吧,和田利芳一起,那里自有你想见的人,想了解的事。”

  想见的人……莫非是?!

  她强忍住内心的激动,平静地朝崔明和行了个礼。

  崔明和见了她显然也很惊讶,然而此时不是叙旧的时候。

  他是按察副使,遇事本该向易启温汇报,是以他甫一接到易启温在酒楼的消息便匆匆赶来了,可若巡抚也在,自然该巡抚最先了解情况。

  思及此,他转向易显——

  “禀大人,诸县有一农户,诨号辛老五,两个月前死了儿子,儿子死后没多久,他家的农田又离奇裂开了,便声称自己的儿子是吃了地里的庄稼死的,又说小易大人的肥料也有问题,遂跑去县衙上诉,两个月后,因不服县令、州府的判决,竟直接告来了按院。”

  听着崔明和的讲述,易显的脸色越来越沉,易启温则是一脸茫然。

  “那辛老五妻早逝,也没读过什么书,平日里就和他儿子辛询守着自家那两亩地过活,是诸县最早施用香肥的一户。”

  见两位易大人没有说话的意思,崔明和续道——

  “后来辛询一死,地一毁,他当即就将小易大人告上了县衙,结果却被知县以寻衅滋事的由头打了一顿,他不服判决,又诉到了州府,州府那头受理完亦没给他个满意的答复,悲愤之下,他竟闹去了按院。”

  易启温本就是按察司的长官,如此一来,辛老五竟是要逼着他当面对峙。

  饶是如此,这位小易大人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愕然的模样,也不知道是真不清楚还是假不清楚。

  崔明和:“那辛老五还说,若是易大人避而不见,他便要上京告御状。”

  易启温觉得莫名其妙,方想说点儿什么,岂料易显比他还激动——“放肆!”

  一方砚台摔落在地,朱又华瞬间酒醒。

  一抬头,发现巡抚大人正严厉地看着自己,眉心眼角都带着不悦,“朱大人,你作为知府,对此事竟也毫不知情么?!”

  还未等他回答,易显再次怒道:“若是知情,又为何纵容那刁民将事情闹成这样?你怎么当官儿的?!”

  易显训斥时,朱又华将头垂得很低,他听得出来,巡抚大人对自己已然极度不满,话里话外都是警告,若是他不将这起差事儿办妥,莫说升官儿,不被降职都是好的了。

  思及此,他身上冒出了一层冷汗,如实回道:“禀禀大人,秦……秦知州曾同下官汇报过此案,说是辛老五的儿子并非死于肥料中毒,且州衙判决书已出,下官便以为此事已经解决了,未曾想他竟闹去了按院……”

  易显面目赤红,听言恨不得给他一巴掌,“出判决书算个屁!人都没安抚好就说解决了?!你怎么管人的?!若是真让他告到御前”

  他的眸色变得狠戾,“莫说我,连你都落不着好果子吃!!”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