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九月初九,朝廷放完第二批救济粮后,唐璎也迎来了她的首个休沐日。
姚半雪一连几日都未回官舍,不是在易府做客就是在府署督查账目,今日重阳,他终于抽空回了趟老宅。
姚氏的祖宅位于青名山脚下,是颖川一脉的发源地。
碧空下,山峦起伏,群山之间隐着一条长长的溪流,溪水的起源处,一座庄严的屋宇浩然而立,那屋宇便是姚氏的百年祠堂,祠堂内供奉着姚氏历代先祖的灵牌,下设供桌、蒲团若干,以供后人祭扫。
姚半雪点燃三炷香,恭敬叩首。
礼毕,他看蒲团另一侧的女子,语气微凉,“你跟来做什么?”
女子学着他的模样依次点燃三炷香,恭敬叩首后,缓缓吐出两个字——“祭祖。”
听到“祭祖”二字,姚半雪眉头微蹙,眸中染上某种说不清的深蕴。
半晌,他寒声道:“重阳大祭,你作为晚辈,不去你唐氏先辈那儿磕头,倒跑来青名山祭奠我的祖先?”
还祭祖
他们之间一无亲缘关系,二无夫妻之情,她跑来祭拜他的先祖算怎么回事儿?姚府便罢了,祠堂乃姚氏重地,唯宗室子弟可入内,伯父竟也肯放她进来?
女子闻言动作未停,又点了三炷香,眉宇间一片平淡。
“大人赠我名姓,教我为官之道,陪我为师父沉冤昭雪,予我之恩不异于再生父母,既是父母,那父母的祖辈自然也是要来祭拜的。”
这话她说的真假参半。
一路走来,姚半雪的确帮了她不少,对此她也是感激的,只是远远还没到“再生父母”的境地。
敞亮话嘛,谁不会说。
眼前的女子一袭素净的白绫长衫,外罩青绿官袍,云髻高挽,双膝并拢跪在蒲团上,握着线香的手微微前倾,模样颇为虔诚。
结识许久,姚半雪显然不会相信她的鬼话,却还是忍不住红了耳根,低喃了一句:“巧言令色。”
唐璎并未听见他的低语,只是出神地望着眼前的壁龛,思绪逐渐收紧。
没错,她来此另有目的——
肥料是易启温提供的,且以易显对辛老五一案的紧张程度来看,他们父子二人与地旱一事定然脱不开干系,而姚半雪与易府往来频繁,想必也知道些什么。
当然,知道些什么便也罢了,就怕他也参与了些什么……
辛老五的事儿过去后,她便开始悄悄留意起姚半雪的行踪,却发现他近半月以来不是在易府就是在府署,偶尔也会回官舍休息,唯今日出了趟远门,唐璎心觉有异,便也厚着脸皮跟了过来。
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他似乎真是来祭祖的……
不知何故,姚思源对她似乎格外包容,不仅亲自将她引入祠堂,还允她随姚氏众人一起登高、扫墓。
姚思源是宗族中年龄最长、地位最高的人,既然他对唐璎的到来毫无异议,其他人更是不敢置喙半句。
然而,有人对此却是极度不服的。
登高时,姚半雪故意选了最陡的路段,企图将唐璎甩在身后,岂料唐璎在灵桑寺磨练了两年,上山爬坡早已如履平地,三两下就赶超了姚氏众人,独自走在了最前头。
扫墓时,姚半雪又想将她拦在墓园外,唐璎却率先拎着几壶雄黄酒入了园,忽视他警告的眼神,以“打杂”的名义忙里忙外。
及至此,姚半雪自始至终都活跃在她的视线范围内,直到——
祭扫完毕,她随众人换了身衣服,正欲去赴插花宴时,姚半雪却突然消失了。
赏菊插花乃重阳传统,茱萸颜色虽艳,却有驱灾避邪的美意,姚半雪纵使不喜其色,做个随身佩戴的香囊却也是不错的。姚氏乃礼教世家,似他这般守规矩的人,竟也会缺席?
唐璎心生警惕,抓住姚思源便问:“小姚大人呢?”
有姚思源在,她只能称姚半雪为“小姚大人”。
姚思源回过头,随口道:“哦,赤芒从墓园回来后便有些发热,此时正卧床休息。”
唐璎心下稍安,旋即又有些疑惑,他方才在山上不是挺有劲儿的吗?时不时还能斜眼瞪她,怎的扫个墓就扫出病来了?
片刻,她继续试探道:“近日气温多变,小姚大人可是染了风寒?”
姚思源挑眉,眸中夹着揶揄,“你既担心,不如亲自去看看?”
唐璎讪然,“尚书大人说笑了,小姚大人的寝居乃私地,下官怎敢擅闯。”
话虽如此,可姚半雪倘若敢病在别处,她可就“擅闯”了,此处到底是姚府,她不敢造次。
说话间,几名姚氏子弟走了过来,他们似乎整装完毕,正欲出发。
姚思源摆摆手,“宴席照旧,你们先去吧。”
“是。”
说罢,又将唐璎引至假山附近的石凳旁,笑着问她:“本官还没问你呢,今日是姚氏祭祖的日子,你为何执意跟来?”
唐璎自然不会将自己怀疑姚半雪的事告知,只道:“素闻青名山风光好,正巧下官今日休沐,便想来瞧瞧,途中又得知小姚大人的祖宅亦在此处,便顺道过来祭扫一二。”
说罢,又补充了句——“给尚书大人添麻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