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方氏过寿

  “尝尝,”张文巧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去了腥的,一点也不恶心。”

  江玉燕闭着眼咬了一小口,酥脆的外皮在齿间碎裂,内里的肉却异常鲜嫩。

  想象中的土腥味完全没有。

  她惊讶地睁开眼,正对上马氏期待的目光。

  “怎么样?”马氏难得主动问道。

  “好……好吃!”江玉燕由衷地赞叹,又夹了一块。

  桌上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马氏舀了碗奶白的萝卜汤推到张岁安面前:“配着饭喝。”

  汤里的白萝卜炖得晶莹剔透,吸饱了泥鳅的鲜味。

  何氏也不甘示弱,往张岁乐碗里又夹了条泥鳅:“多吃点,长个子!”

  方氏笑着摇摇头,往每个人碗里都添了勺汤。

  天刚蒙蒙亮,张家院里就热闹起来。

  今天是方氏的六十大寿。

  灶房烟囱冒着白气,蒸笼里的寿糕正“咕嘟咕嘟”冒着甜香。

  张文巧挽着袖子,和几个女眷忙进忙出,案板上摆着刚捏好的寿桃,红曲米点的桃尖儿鲜亮亮的。

  堂屋里,方氏穿着半新的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她坐在上首,手里捧着碗热腾腾的红糖水煮蛋。

  这是村里的老规矩,寿星一早得先吃这个,寓意圆满长寿。

  “娘,您尝尝这个。”

  马氏端来一碗长寿面,细白的面条盘得整整齐齐,汤头清亮,上头漂着几片嫩青菜。

  何氏从怀里掏出个蓝布包,是一双千层底布鞋。

  “娘,您脚上的鞋都磨薄了……这鞋底我絮了层棉花,走路软和。”

  方氏看过去,鞋帮子上歪歪扭扭绣着朵小梅花,针脚虽不齐整,却也是用心了。

  毕竟何氏的女工确实不太好。

  张氏手里攥着个布包,脸上还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她挨着方氏,低声道:“娘,这是我给你买的抹额……”

  说着展开布包,里头是条靛青色的粗布抹额,边缘用红线细细锁了边,中间还缝了块小小的软垫。

  方氏接过来往额头上一贴,软垫正好护住眉心。

  这个闺女也算是长大了,还会给她送礼了。

  老人家眼眶一热,却故意板起脸:“乱花这钱做什么?”

  她知道这不是张氏做的,肯定是买的。

  毕竟她的闺女她知道,绣活做得那是一塌糊涂,这抹额上的一看就不是她做的。

  张氏厚颜道:“娘过寿我不得表示一下?”

  说着也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江玉燕。

  其实方氏哪里知道张氏那抹额是江玉燕非逼着她买的。

  不买就扣她的黄豆。

  一家人送什么礼,她不明白。

  娘的不就是她的吗,这丫头非要她买礼物。

  方氏不知道这里面的官司,只觉得感动。

  正热闹着,院门外传来一阵车轱辘声。

  众人探头望去,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赶着驴车停在门口,车上还坐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

  “大姨!”年轻人跳下车,拍了拍身上的土,“我娘让我来给您贺寿!”

  方氏眯眼一看,顿时喜出望外:“哎哟,这不是我妹子家的铁蛋吗?”

  她忙不迭迎上去,又惊又喜地摸着那小丫头的脑袋:“连小桃儿都来了?你娘身子骨可好?”

  铁柱从驴车上搬下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憨厚一笑:“娘好着呢,就是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实在走不动远路。”

  他解开麻袋,里头是一批粗布。

  小桃儿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奶声奶气道:“大姨婆,这是我娘烙的糖饼!”

  油纸一打开,甜香四溢。

  方氏眼眶一热——她妹子家比她还穷,这些匹布怕是攒了许久。

  正要说话,却见铁柱又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对了,娘还让我捎来这个……”

  布包里是半块磨得发亮的铜镜,镜框上缠着红绳。

  “娘说……说……”铁柱挠挠头,“说让您照照,看是不是还跟当年一样俊……”

  满院子的人哄笑起来。

  方氏又哭又笑地捶打铁柱:“这个死丫头!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说这些浑话!”

  可手里却把那铜镜攥得紧紧的。

  江玉燕机灵地端来热水和帕子:“表叔快擦把脸!”

  又往小桃儿手里塞了块寿糕,“吃吧,可甜了!”

  方氏望着妹妹家孩子狼吞虎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