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言情女生>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第322章 魏家败了!

第322章 魏家败了!

  回到宅邸,贺年庚和锦绣将两个儿子留在正房,今天带孩子前往牢狱的所听所闻,夫妻俩都觉得有必要再跟孩子耳提面命一番,尤其是树立起正确勇气的价值观。

  丞舟和丞卿端端正正的站在罗汉椅前,贺年庚说:“借今日之事,我和你们娘是让你们知道,如今我们已结果了曾经过往,但将来我们老贺家每行一步,更需注重脚踏实地,贵胄身份虽能带来人人艳羡的富贵,却只有自身强大才可支撑起整个家族。”

  曾经的午夜梦回,让锦绣抵触回归皇室身份,这辈子她和贺年庚只愿靠自己的努力,凭自身的手段,保护家族发展壮大。

  丞舟恭顺作揖,应道:“爹爹,娘亲,孩儿都记下了,孩儿将来也要像爹爹一样科举功名,为爹爹和娘亲,为我们老贺家撑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底气。”

  夫妻俩闻言,欣慰的相视一笑。

  丞舟做为长子,自小幼懂事谦让兄弟,天生觉悟敏锐,将来有他带着兄弟肩负家族,做爹娘的还有什么不知足。

  倒是老三丞卿,明明是个聪明的小子,却始终不爱读书,也罢,锦绣想着将来孩子大了,外头经营的买卖总得有个主事。

  丞卿说,“爹爹,娘亲,停云定会好好习武,将来长大了绝对不让坏人欺负爹爹和娘亲。”

  锦绣抿着嘴角的笑意,没好气的觑他小子一眼,近一个月来,哥儿随魏风习武练出些许身段。

  瞧瞧,从前圆滚的小子,肚子上的腰带总算不是鼓着的。

  贺年庚凉凉瞥了眼他小子,说道:“今日的事,不必让家里其他兄弟知晓,子叔回来了自有我同你娘告知他事情根本。”

  丞舟心下心然,再次作揖,“是,爹爹。”

  想来,爹娘是不想更从人知道娘亲的身世,祝爷爷曾说过,王公贵族虽身份显赫,却只是一件浮华纱衣,没有什么比血汗拼下来的权势,更能蒙荫家族。

  丞卿似懂非懂,但也乖乖的跟兄长一并应下。

  夫妻俩又多叮嘱了几句,便将孩子打发回他们的跨院。

  目送两孩子的身影,锦绣不禁同贺年庚低语道:“过几日给孩子选一间书塾,没得成日在家里荒废。”

  丞卿刚随兄长迈出正房门,差点因为娘亲这话绊到了脚后跟。

  锦绣听闻动静抬眼望去,那抹圆滚却灵敏的小身影,滑稽得让人由心发笑。

  贺年庚无奈牵起嘴角,点点头:“好。”

  这时,扶桑和丹若端来新沏的热茶,打起珠帘近前。

  锦绣问:“岁好可是在对面的跨院?”

  扶桑微笑点头,仔细将热茶端放在两位主子手边的桌几:“是的娘子,小姑娘带着杏月杏枝随表公子学描红,令锡小公子和他的书童也一起呢。”

  锦绣不由弯起嘴角,知渞丞己这孩子是个有心的,抛开曾经的过往,她和贺年庚用心栽培丞己,将来同家里的哥儿相互扶持也多个照应。

  贺年庚端起热茶,吹动盏沿的热气,想到什么,抬眼问道:“魏风可回来了?”

  丹若道:“回老爷的话,魏妈妈和魏管事还没回来,婢子已按娘子吩咐,从城里药坊请了几位大夫,都在前跨院里等着。”

  锦绣点头,“好,让灶房的叶管家的给几位大夫多做几样小菜,别让大夫在院里闲等,若是忙不来便让胡管事家的前去帮把手。”

  “是。”

  贺年庚眼看媳妇为家里大小事情操心,他握了握桌面上的手,缓声道:“回头,让伢人再逃几个得用的人进府。”

  锦绣笑道,“好,我也有这层打算,本是想着待四杏榜出来,家里该是要忙起来,彼时再多买几个做粗活的下人。”

  “辛苦你了。”贺年庚由衷心疼媳妇。

  锦绣没好气的白他一眼,“夫君真心疼我,便给我考回个好功名,才不枉咱家日后能在京城立足。”

  贺年庚毫无压力的点头笑应,抬手揩起锦绣耳边落下的碎发,十年光景悄然流逝,所幸眼前仍是当年之人。

  十年里,在他们夫妻俩的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但每一件都因为他们始终执着对方的手变得有意义。

  锦绣更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在无形中变得贪心,她希望能与贺年庚携手渡过更多的十年,生生世世。

  ——————

  京城的老百姓即便不知道皇宫里发生了什么事,但从早上城里就开始戒严,街道上时不时走过一支支气势汹汹的官将,好事的百姓就知道出了大事。

  眼看城里好几户官员宅邸大院被官兵包围,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指定这些大官人犯了重罪,这不,从前在京中风光无度的官家娘子小姐公子哥,个个哭天抢地的被官兵们毫不留情的押出来,再有那一抬又一抬抄出府的箱子,一看就知道里头装的指定是平日里私下搜刮的民脂民膏。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促足围观的老百姓,恨不能一口一个唾沫狠狠的冲犯官家眷,来一个落井下石。

  好些个以往在贵女圈中跋扈出众的犯官千金,不甘恼恨的瞪了眼对他们指点骂哉的平民百姓,却又猝不及防的被押解的官兵驱赶着,一步一步忍受着屈辱,随押解的队形徒步走往三司大狱。

  与此同时,作为本次造反主谋的安国公府,更成为皇家关照的重地,魏家上下几百口人,包括奴仆在内全都被官兵捆绑带离,原本气派威严的府邸如今满院狼籍,随处可见全是抄家翻查的官兵。

  安国公府老夫人,风光了老半辈子的妇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