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卖菜

能囿于家务琐事,她这个人,也不是只能困于田间地里。

  一股自豪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她扬唇轻笑,整个眉眼散发出从未过的自信与乐观。

  自豪过后,她又有些沮丧。

  是她保守了。

  以为刚开始没经验不会卖出太多,只准备了这么一点蔬菜,怕准备多了卖不出去,白白浪费。

  没想到全卖出去了。

  看来市场比她想象中更大。

  不要紧,明天继续加油!

  斗志昂扬的薛子兰将装满零钱的布袋绑到腰间,推着自行车离开时路过一家葱油饼摊子。

  阵阵葱香味飘来,勾得她心猿意马。

  要不,买个饼吧。

  她伸手去腰间掏钱,顿了顿,还是忍下。

  赚点钱不容易,得花在关键的地方。况且现在她肚子也不饿,只是馋。还是赶回家吃白米饭吧。

  纠结一阵,心疼自己劳动成果的薛子兰终究没舍得买葱油饼。

  她转身要走,眼尖地从人群中瞧见那位手臂上纹着五彩花纹的寸头大哥,寸头大哥大步流星,似乎是朝她的方向走来。

  糟糕,难不成是要来收保护费?

  心虚的薛子兰立即跨上自行车,飞快驶离人群,朝着小道一去不复返。

  若她回过头瞧瞧,会发现那位寸头大哥压根没注意她,人家只是来买葱油饼过早而已。

  心里有鬼的薛子兰一口气骑出一公里,回头没瞧见追上来的人群,她才放下心来。

  摸摸腰间的布袋,还在。

  暖暖的,让人很安心。

  她缓下速度,边骑车边在心里盘算,这一趟总共卖出六块钱,若是每天早上都有这样的行情,一个月就是一百八十块。

  地里没那么多菜,卖不了几回,不过可以换其他时蔬。

  只要勤快些,每天卖个十块八块的应该不成问题。除去一些下大雨等不利于买卖的客观因素,一个月攒百来块钱不是难事。

  这简直不输去城里打工!

  等攒了钱,去车铺买辆便宜的二手自行车,这样也不用频繁借别人的车。

  往后生意好了,把老屋那块荒废的地开辟出来,种更多种类的蔬菜。

  形势如果不错,也可以考虑去菜市场那条路上租个摊子摆摊,那里人流量大,生意肯定更好,赚得也更多。

  薛子兰的规划已经做得很远很远,她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一路愉快地骑车回家。

  ——

  家里,黄玉美正发着大火。

  一早起来,儿子薛壮壮哭个不停,她怎么哄也哄不了,尖着嗓子叫了几声薛子兰,没人回应。

  推开后面房间的木门,薛子兰的床铺上空无一人。

  被动静吵醒的薛子梅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睛,责怪她:“大嫂,壮壮哭得厉害,你怎么不哄哄?”

  “嘿,你这话说的,我怎么没哄?倒是你,太阳都要晒屁股了还赖在床上。”薛子梅忍着脾气骂骂咧咧几句,“你也是小姑子,你怎么不来哄哄?”

  被小孩哭声弄得烦躁不堪的薛子梅拿被子蒙住脑袋,埋怨的声音从被子里缓缓传来:“亲妈都哄不了,我这个小姑子顶什么用。”

  薛子梅的确不顶用,还得看薛子兰。

  黄玉美对怀中哭闹不停的儿子束手无策,她也弄不明白,薛子兰是怎么哄好小孩的,怎么每天早上哭闹的时候,薛子兰三言两语就能哄好呢?

  也没见薛子兰有什么独门技巧啊,总不过是是拍拍小孩哄人睡觉而已。

  在哄睡觉以及喂奶等各种方式都失效之后,黄玉美丧失最后耐心,破口骂了一句:“子兰人呢?一大早死哪去了?”

  儿子还没哄好,女儿又要起床上学。

  黄玉美精力不够,让闺女薛敏敏自己穿衣服,她则抱着儿子薛壮壮躲进后院厨房里。

  她从口袋中掏出之前藏下的荔枝罐头,掰开,拿筷子沾一沾里面甜津津的罐头水,放到哭闹着的薛壮壮口中。

  果然,尝到从没体验过的甜味,薛壮壮不哭了,意犹未尽地嗦着筷子。

  这个方法管用!

  黄玉美脸上迸出一丝欣喜,连忙再拿筷子沾甜水。

  穿好衣服的薛敏敏要去上学,找不到要穿的鞋子,急得四处找妈妈。

  走到后院厨房,她瞧见她妈妈正拿着荔枝罐头喂弟弟。

  那是她哭了好久都要不到的荔枝罐头,她妈妈舍不得给她,弟弟一哭,连忙给弟弟喂上。

  她年纪尚小,还不能体会农村人重男轻女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只觉得妈妈偏心,妈妈更爱弟弟,不爱自己。

  心里一股委屈涌上来,薛敏敏放声大哭。

  哭声惹得黄玉美直皱眉。

  怎么哄好一个,又来一个?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