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明显没有眼力劲。
“千帆,是我,陈大婶。你娘家弟媳找你,人在楼下等了好一会儿了,你要不要下去见一见?”
娘家弟媳?是薛子兰过来了?
张千帆立即揩干脸上的泪,回话:“行,我马上下去。”
她回到房间对着梳妆台的镜子整理一下杂乱不堪的衣领,重新梳了头发,换上一双干净的鞋,这才下楼去。
楼下,薛子兰看到张千帆时,对方光鲜亮丽地站在她面前。
头发梳得整齐,面目也精神,除了眼尾一点暗红透出破绽,其他地方无可挑剔。
薛子兰准备的腹稿派不上用场,她看着面前一如既往容光焕发的张千帆,几乎要分辨不出是对方强撑出来的模样。
“子兰,你过来是有什么事吗?”张千帆率先开口。
薛子兰兜里的50块钱终究没掏出来,她动了动嘴唇,“二姐,下周末正房建好,要上梁摆宴,记得要来啊。”
“嗐,就猜到是为这事,放心吧,我记着呢。”
张千帆的面上看不出任何异样的情绪,不得不说,电视机里的演员也不过如此。
薛子兰心里五味杂陈,她缓缓开口试探:“二姐,我听楼上有点声音,是不是和姐夫闹矛盾了?”
“没呢,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你不信,要不去楼上坐坐?”
薛子兰摆手,“不了,我还要去办点其他事情。”
闻言,张千帆几不可闻地松了一口气,“那好,我就不留你了,路上小心点。”
“嗯。”薛子兰应了一声,转身往外走。
走了几步,她停下来,回过头去望身后的张千帆,温声道:“二姐,有时间多回回娘家,妈很想你,上次出院没见到你,回家后每天都在叨念你。”
“还有大哥,别看他嘴硬,你真回去了,他也不会把你堵在门口不让你进去。”
张千帆眼眶一热,极力憋住心底翻涌上来的情绪,“好,我知道了。”
第34章 家暴
回到家后的薛子兰浑浑噩噩。
脑海里只想着一件事, 张千帆会离婚吗?
从最后的对话来看,很显然,张千帆不会离婚。若是打算离婚, 恐怕早就不加遮掩地将崔志强痛骂一顿, 不会装作若无其事地维持那一份虚假的体面。
以张千帆那样的脾性,忍下来应该是件极其憋屈难受的事情吧。
连张千帆这么强势的女人,在婚姻中都要委曲求全, 薛子兰不禁开始思考婚姻的意义。
她假设性地问自己, 如果张行舟发现这样的事情, 她会忍下来吗?
如果张行舟和别人在外面有了私生子,她会平心静气地把私生子安置在家中好好抚养吗?
她有些犹豫。
犹豫的原因不是能接受这样的事情, 而是无法承受不接受的后果。
倘若不接受,她要闹得人尽皆知看笑话吗?
看笑话也就罢了,如果张行舟执意要把小孩留下,她该用什么方式反抗呢?
思索一圈, 薛子兰发觉自己无法反抗。
这个家目前所有的收入几乎都是张行舟承担, 她拿什么反抗?
房子是人家的, 存款是人家的,门前的田地也是人家的, 她唯一能反抗的方式是自己离家出走。
可是,离家出走去哪儿呢?
回娘家是不现实的,从前做姑娘家的时候都遭到大嫂嫌弃, 如今嫁了人再回去, 恐怕只会得到更多白眼。
去县城打工倒是条明路。
但这不是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么?她原本打算去县城打工,不过是被张行舟劝了回来。
如果绕了一圈, 最终依旧是要去县城打工,那这段婚姻有什么意义呢?白白添堵吗?
换位思考一下, 薛子兰对张千帆的处境更加感同身受。
女性的困境多数是大同小异,嫁人之后,婆家靠不住,娘家回不去,人生路就走进了死胡同,鲜少有人能破茧。
选择隐忍下去的人通常将希望寄于下一代,盼望孩子有出息,以后可以跟着孩子一起生活。
薛子兰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如今,张千帆也要成为这样一个例子,她从内心里感到深深的恐惧。
归根结底,大多数人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做支撑,没有脱离家庭的底气与勇气。
她亦是如此。
薛子兰咬咬牙,更加坚守自己卖菜的决心。
这事对她的情绪影响比较大,等张行舟傍晚从厂里下班回来,被她问了一个死亡问题。
“你有前任吗?”
薛子兰随口一问,语气平淡得仿佛只是在问他有没有吃饭,但这话里的内容分明不简单。
从她脸上琢磨不出内情,张行舟第一时间澄清:“没有,完全没有。好端端的,怎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