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   姜桂香是一头雾水走的,她不知道周渔卖的什么关子,可她知道周渔这人向来有主意,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待不住了,连早饭都没吃,跑到了单位。

  当天的报纸还在办公室,没人整理呢,她连忙翻出了昨天的南河晚报——这是南河所有企事业单位都会订阅的报纸,翻开了第一版,这里都是昨天的新闻,什么也没有。然后翻开了第二版,她看见了。

  第二版的下面写着一条新闻——题目叫做《寻找饼干厂——一天卖掉五百斤,我们断货了!请你联系我们!》

  内容很简单,就说南州蘑菇批发门市部是一个新开的门市部,为了服务大众,所以也进货了不少副食产品,其中就从一家饼干厂进了一千斤的饼干。

  没想到这家饼干厂的饼干,花样多,味道好,深受群众喜欢,两天就全卖光了,说是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饼干。门市部想要再次进货,却弄丢了联系方式,请这家饼干厂赶快联系门市部——大家都等不及了。

  上面还有门市部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这一看就是广告,但姜桂香知道,南河晚报自从开设广告版,发的都是些条条框框的,从来没有这样新闻式的,所以恐怕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恐怕很多读者都会相信,真的有一家饼干厂的饼干这么好吃,想都知道,如果你是这家饼干厂,成名机会就在眼前!

  而周渔聪明就在于,她说是无名饼干厂的饼干,只要你想成为这个饼干厂,那么联系周渔就有机会。

  南河的饼干厂可不止麦香和香喷喷,足足十多家呢,但都没什么名气。

  出名的机会就在眼前,要你,你看到了,会动心吗?

  可不是别人求着她了!

  第32章

  南河晚报是南河省各单位必定的报纸, 而且这年头看报纸是了解新闻的重要方式,一般情况下,上班第一件事, 都是看看报。

  麦香饼干厂厂长徐军海也是如此。

  饼干厂早上八点上班, 他一般七点半就到了,直接从收发室将今天的报纸拿出来, 利用上班前时间,一一看一遍。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好习惯,他认为这样可以不遗漏任何消息,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

  事实也是如此, 二十年前, 麦香饼干厂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 是当时作为副厂长的他,看到了一则摘录新闻——

  有人因公出国, 在描述出国见闻的时候,说他们吃到了人家的一种饼干,又脆又香, 奶味十足, 很是好吃。

  但二十年前的夏国物质还不如如今丰富,根本不可能使用大量奶制品制造饼干, 他就觉得这是个契机。

  他于是通过研究,找到了合适的增香剂, 专门制成了这种奶香口味的饼干, 一经推出, 果然大获成功。

  自此以后,麦香饼干厂就成了国内知名,省内一流饼干厂, 产品也广销各地,被人们喜爱。

  而今天,他过去一样,先是将南河日报看了一遍,又将南州日报看了一遍,随后才拿起了南河晚报——晚报的定位与日报不同,更贴近生活,虽然新闻性少一些,但有很多贴近生活的采访,他觉得有用。

  不过今天,他一眼就瞧见了那篇《寻找饼干厂》!

  作为一家饼干厂的厂长,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先读了这一篇,这篇文章并不长,内容也很简单,不过看了几眼,他就站了起来。

  周渔和钟浩民的吵架还历历在目,他明明白白记得,当时周渔走了后,他上楼听见钟浩民在招待所给厂里打电话——准备一千斤饼干,用没有印刷的纸箱。

  这一对比,他这样一个在市场上混迹多年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分明就是钟浩民不想履约,为了解约给了周渔一千斤饼干,哪里想到周渔居然这么厉害,两天就卖爆了,而且她还胆大妄为地在省报打起了广告,做起了姜太公,告诉南河省的各大饼干厂,我这里有出名的机会,有挣钱的法宝,愿者上钩!

  这样一来,地位立时变换。

  原先是她求着饼干厂供货,现在你要想要这天大的好处,就得求着周渔答应你。

  周渔的门市部何愁饼干?

  更何况,这招也够狠,你钟浩民不是不要跟我们有关系,不是宁愿毁约也不供货吗?那我们就踩着你,用你的饼干打下的天下,扶持新的饼干厂。

  想想吧,就钟浩民那个破脾气,他得气疯了!

  想到这里,徐军海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这真是有胆有谋有城府,他是错看这小姑娘了。

  等着他的搭档副厂长刘汉民上班,他就将报纸拿给了刘汉民:“瞧瞧看,咱们省可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刘汉民只当他吹牛,可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听着徐军海的前因后果,看完后,他也一个想法,这真是一场漂亮的酣畅淋漓的反击战!

  不过,刘汉民想得更长远一点:“这么好的机会,咱们要不要联系一下?”

  “这广告已经这么打出来了,肯定有很多人关注,如果是咱们的话,到时候再打个广告,就说找到了,原来是麦香,咱们的知名度肯定又上一层!”

  夏国从来不缺聪明人,只是缺一些启发。

  周渔这边广告一上,刘汉民已经学上了,甚至连后面的广告都想好了。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不过徐军海并不在意:“咱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