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大唐: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第一卷_第369章  大手笔

第一卷_第369章  大手笔

  李二看到奏折,一个脑袋两个大。

  朝廷又缺粮了。

  虽说,李二陛下也同意了开仓售粮,但是目前为止,百姓手中还有余粮,能够支撑一段时间,所以这些在售的粮食只是一个幌子。

  某些地方的百姓受灾严重,还需要赈灾。

  “唐尚书,你去找朕的儿子,再多买点粮食,还有许多地方百姓受灾严重,等着朝廷的赈灾粮救命。”

  “另,着手推广红薯和土豆这两种新式粮食。”

  唐俭的脸当场就绿了,道:“陛下,老臣一个人真的不行,要不你把这事儿找个人,给老臣分担一下。”

  李二立即就点了魏征。

  “让魏爱卿负责推广红薯和土豆吧,现在七月了中旬了,还能赶上播种的最后时节,秋收能收多少收多少吧。”

  其实,李二陛下对于秋收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了。

  蝗灾蔓延的时间过长,已经影响到了耕种。

  魏征也不推辞,当即领命。

  这可是新式粮食,一旦推广成功,功劳可是不小。

  唐俭并不眼红。

  毕竟,魏征日后等粮价恢复,一定会挨骂。

  李二陛下如此安排,也是另外一种补偿。

  魏征并不矫情。

  七月份时,李易欢去年在大棚里种植的红薯和土豆成熟采购以后,基本上维持在亩产二十石。

  要知道,毕竟是在大棚里种植,产量影响不小。

  可是,对于大唐人而言,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满朝文武当时都被李二拉去做苦力了,见证了这种可怕的粮食产量。

  并且,大唐日报已经刊登。

  谁知。

  两天以后。

  魏征推广新式粮食的成效,实在是不敢恭维。

  ……

  甘露殿。

  李二问道:“魏爱卿,如何了?”

  魏征惭愧地道:“陛下,臣能力有限,基本上没多少百姓认可新式粮食。”

  李二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四月份桃花源的红薯和土豆的产量,不是在大唐日报报道了吗?”

  “为何许多百姓不信?”

  魏征苦笑道:“陛下,红薯的播种季节在三、四月,土豆的播种季节,在不同的地方也不尽相同。”

  “虽说,大唐日报报道过了,可是眼下的气节不是晚了点,就是早了点。”

  “农户们把万一绝收,没几个人敢种植。”

  李二:……

  心凉。

  好不容易等到了贞观二年,为了推广新式粮食,李二等的花都谢了。

  结果,就这?

  这谁也受不了啊。

  魏征试问道:“不如……去问问皇子?”

  李二冷哼一声,道:“这种事,朕不信搞不定,问他作甚?”

  魏征懂了。

  这是身为帝王的面皮。

  再者,满朝文武没人能解决此事,岂不是说明他李二陛下的班底很不上台面。

  魏征也不再相劝了。

  而且,他也要面啊。

  李二突然站起来,淡淡地道:“朕好久没见这个臭小子了,实在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说着,抬脚就出去了。

  魏征呆滞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还能这么用在你父子俩身上?

  陛下,你真绝!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这么诚实。

  当即。

  魏征也跟上去了。

  ……

  此时。

  桃花源。

  杨剑心正拜访李易欢。

  李易欢问道:“如何?”

  杨剑心拱手道:“说实话,杨某愧对少爷的信任,心里并没有底,所以才来找少爷的。”

  李易欢摆摆手,道:“论辈分,你也是我表叔,就别再叫我少爷了。”

  这个亏,得吃啊。

  辈分的是,没办法的。

  杨剑心正想拒绝。

  “他说得对!”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