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最风流> 2 光和六年下

2 光和六年下


  荀贞不接,指了指大树,令道:“挂到树杈上。”

  院中诸人面面相觑,唐儿闻讯出来,问道:“少主,你这是要做甚么?”

  “我要回家。”

  “回家?”

  荀贞哈哈大笑,调笑似的说道:“是啊,回家。我想我的娘子了。”

  ——

  1,贤良方正。

  两汉的察举有常科(岁举),有特科(特举)。

  孝廉是常科,每年都有。贤良方正是特科,常在灾异之后,朝廷会下诏令朝中的重要大臣和地方上的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举贤良方正的目的是为了广开直言之路,以匡正过失。所谓“贤良”,就是深明古今政体;所谓“方正”,就是方正之士,是对个人操守的要求。贤良方正的任用通常是为议郎、谏大夫、大中大夫,也有的任郡国守相。

  除贤良方正之外,东汉的特科还有文学、明经、明法、治剧、敦厚有行、武猛知兵法、阴阳灾异、有道等。“文学”指的是经书。“治剧”,“剧犹难也”,即指能治理老大难郡县的人才。

  另外又有“茂才”,茂才本名秀才,为避刘秀的讳,在东汉改成茂才,西汉时是特科,东汉时是常科。

  2,我已连着多日向天诵读《孝经》了。

  黄巾起义的时候,有个著名的“读《孝经》灭黄巾”的故事。河内朝歌人向栩“不欲国家兴兵”,给朝廷提议:“但遣将於河上北上读《孝经》,贼自当消灭”。这位名士的下场是:“中常侍张让谗栩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收送黄门北寺狱,杀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