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带着仓库回古代>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制度课1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制度课1

息。”

  这是最朴素的一个共同观点,包括秦王、小莲等人,至少都认可了这个相对关系。

  在这之外,说法就五花八门了起来。

  一个姓王的长史认为“税”还担任“教化”的作用,即李咎所提倡的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应该由“税”来支出。李咎注意到,他不是儒家考上来的长史,很看不上儒家的一套教化体系。

  一个名唤杏娥的女侍则提出,如果人在可以劳动的年纪交了足够的税,则天子应该在他尚未成丁前保护他长大,在他老去后保护他善终,在他残疾时给与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李咎也问了她,她的姐姐也是服役于宫廷的女子,终身未婚,老去后在宫女养老的安乐堂一病死了。

  小莲在外行走的多,又稍微往前推了一点,说道了税在调节行业和产业分布上的作用,天子可以通过征税来引导人们投奔的方向。秦王显然非常认可这一点,因为岭北道的税法变革本质上就是在调整劳动力的投入领域。

  又有一个出身西域碎叶、细细较来和淮南道梁刺史是同乡的穆长史似有所觉,提了一嘴或许还有个调节地方官府库银官仓的作用。

  至于其他的投入基建、军队、象征统治威仪的作用,陆陆续续的也都被提到了。

  李咎一项一项合并归总,最后在纸上就剩了几个词儿:公共事业、控制工商、礼法道德以及更低一层的科教文卫基础建设经济调控等等分支。

  这是李咎头一次在杂学授课之外用到那么多高度提炼的现代词汇,实在是话题进入了一个他自己都觉得难以控制影响的领域。

  他这聊的仅仅是农业税之外的税收吗?哪里那么简单,他已经切入了治国的话题,而听课的人,极有可能是将来会左右大雍的政治制度,乃至直接统治这个国家的秦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