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班底四散

  大道之上,刘备骑着战马一马当先,在他的身后是两万不断奔驰的士卒。

  “唉……”

  一声长叹,刘备的神色显得有些暗淡。

  旁侧的诸葛亮看着眼前的刘备道:“主公为何叹气。”

  刘备仰望苍穹感慨道:“想我刘备已过不惑之年,可如今还是一事无成。”

  吕布攻破许昌的消息传来之后,刘备终日的神色顿时都显得有些惆怅。

  同为当初征讨董卓的诸侯之一,当初的吕布不过是控制一州之地,而刘备自己也是控制着徐州一地。

  同为割据一方诸侯,可如今却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局面。

  吕布,掌控了整个北方,如今即将携百万大军南下随时可能一统天下,开创属于自己的王朝。

  而自己呢?

  不过是占据长沙四郡,面对着刘协孙坚刘璋等人的压迫,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难受起来。

  如今本来听命于自己的五溪蛮族沙摩柯居然也背叛了自己,暗中捅刀子,使得自己之前的一切计划全部都泡汤。

  诸葛亮羽扇微微摇晃道:“主公莫要着急,想当初,高祖也是不惑之后才得以成就大业;公子重耳流亡他国多年,返回之后这才成为最后的晋文公。主公虽然如今面对的压力极大,但我相信,天下百姓归心于汉室,主公振兴大汉必能成功。”

  刘备看了一眼诸葛亮没有任何言语。

  说实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也曾经多次询问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振兴汉室?难道归顺于吕布的麾下不好吗?日后想办法谋取一份职务结束终生。

  可惜心中的野心让他难以平静。

  他要奋斗,纵然是放手一搏,纵然最后死无葬生之所他也无怨无悔。

  想到这,刘备的眼神之中又闪过一丝自信的神色,看着旁边的诸葛亮说道:“先生,我们还有多久到武陵?”

  诸葛亮看了看日头道:“日落之前应该能到达。”

  刘备点点头:“既然如此让士卒们加快速度,争取在天黑前赶到,进入城中休息造饭。”

  诸葛亮忽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主公,眼下武陵城外的情况还未传来,五溪蛮族忽然叛乱其中必然有猫腻,在没有得知具体情况之前,我们还是不要贸然快速进军。以免将士兵困马乏,遭到敌军袭击。”

  刘备思量了一下道:“五溪蛮族不过是一群头脑简单的家伙,他们纵然想要造反那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长沙经历上次的大战之后人口凋敝,若是能将五溪蛮全部剿灭,将这些人口补充过来,我们又可以多几万大军,如此,征讨刘协我又多了几分胜算。”

  诸葛亮苦劝几次,可惜刘备此时已经彻底听不进去,受到吕布的缘由,刘备现在也想有一分大的作为。

  而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又有什么正确可言。

  此时此刻,零陵治所之内,郡守刘度,正陷入思索之中。

  这些年他割据一方,虽然也是一个墙头草,但他的性格要比金璇刚强一点。

  但大人物的斗争,他这样的小角色也只能站在旁边观战,根本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此时此刻,他正在和一个秘密客人商议。

  “你的意思是玄德公几将战败,让我们全部投靠陈留王?”

  “不是投靠,是归降。大王说了,他和刘太守本是一家人,若是刘太守愿意投降,他愿意高官厚禄奉养。”

  刘度陷入沉思之中。

  自刘表被刘协杀死之后,整个荆州便是陷入连年不断的争端之中。

  先是刘协战刘琦,后又是吕布入侵,好不容易消停了几天,刘备的出现又搅浑了水,导致荆州形成了南北两个部分。

  如今他们跟在刘备的身边,连连站端,大家心中的那份热情也慢慢进入了平淡。

  所有人对于所谓的汉室中兴其实越来越不看重,甚至不少人都认为,刘备已经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若是我不投降呢?”

  “刘太守应该清楚,识时务者为俊杰,眼下您投降还是有说话的余地,大王也会妥善的安置您,如果等大王亲自率军前来的话,恐怕就不会如此和颜悦色的和您说话。到那时,会发生什么,在下可就不好说了。”

  “你在威胁我?”刘度的脸色顿时一沉,看着来人显得有些不高兴。

  来人丝毫不惧,笑着回答道:“刘太守无需如此,我既然敢来自然就不怕死。只不过我这贱命一条杀了也就是杀了,可刘太守性命精贵,到时候大王引军前来为我报仇,就只能让您跟着一起陪葬了。”

  “那……陈留王让我率军进攻长沙吗?”刘度神色一变,有些不乐意道。

  “不!大王只需要刘太守隔岸观火就好。”

  除了长沙之外,武陵桂阳零陵三郡合起来有三四万大军,刘备面对五溪蛮和刘协南北夹击之下必然战败,到时候必将从南方三郡抽调兵马,只要三郡隔岸观火,刘备必将大败。

  “这样也可以吗?”

  “自然。”

  “若是如此,能稀里糊涂的击败刘备,为陈留王立下大功,这也算是不错的事情。”

  “刘太守放心,只要击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