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第121章
郑孟贤被下人从睡梦中叫醒时是很惊讶的, 他已经不上早朝很多年,所以也很多年没有早起过了。
下人道:“是宫中来人,说是……带了圣上口谕。”
郑孟贤皱了皱眉, 起身换衣服,“有说是什么事吗?”
郑孟贤并非不想入朝为官,他若是当真胸无大志,当初也不会一路做到宰相。当初他辞官时沈明烛但凡挽留一下他,他或许都坚持不下去。
但事实是,这么多年了, 沈明烛压根没再提起过他。
下人替他整理衣冠,“只说陛下召见, 请老爷即刻入宫。”
大半夜的要见他?甚至还没到早朝时间。
郑孟贤想不明白:“宫中出事了?”
“不曾听闻。”
与此同时,晋王沈应与太傅许瑞章也被下人从被窝里薅了起来。
许瑞章一听是陛下宣召毫不犹豫起身, 迅速换了身衣服就跟着小太监进宫。
沈应则想的要更多些——他虽名义上是沈明烛的皇叔, 但与两朝帝王都不甚亲厚,历年来练除夕宫宴都没资格参与,陛下怎么会突然夤夜召他前去?
要见他的, 究竟是沈明烛, 还是韩如海?
郑孟贤与许瑞章还不敢想到有人假传圣旨的可能性, 觉得韩如海的权力不过来自于对帝王的蒙蔽,皇帝年幼,这才错信了小人。
但韩如海终究只是皇家豢养的一条狗而已,假传圣旨?他还没这胆量。
沈应不一样,他清楚地知道他那侄子有多愚蠢。
他毫不怀疑,只要韩如海稍微哄一下,沈明烛能把玉玺拿出来给韩如海砸核桃。
沈应心里“咯噔”一声。
他毕竟在宫里长大,还有些人脉, 听说韩如海答应了狄戎会让一国之君下跪递降书。
这次让他进宫,该不会这件事是真的,而沈明烛不愿意,所以让他代劳吧?
不行不行,这件事他可不干。
沈明烛也不许干。
三人在宫门口遇见,一问之下才知陛下是一下召见了他们三个人。
他们三人此时还不怎么熟悉,顶多郑孟贤与许瑞章有些多年以前的同僚情分,彼此见了礼,便再无话说,只兀自在心中思索,陛下/韩如海怎么一下叫了三个挨不着边的人进宫?
宫内不许骑马,但小皇帝很贴心地安排了马车。
只是很奇怪的是,他们没被送到御书房,而是被一路送到了小皇帝的寝宫。
几人刚下马车,便见长乐宫灯火通明,却并没几个宫人,唯有一个小太监在殿门前等待。
小太监坐立难安,四下张望,看来是着急得很。
韩宜见到他们后急迫更添三分,他小跑着走近,边抬手挥退了带他们过来的小太监,“见过三位大人。”
韩宜躬身一礼,侧身引路:“三位大人请随奴来。”
皇帝身边的太监向来都是随韩如海眼睛长在头顶上,对他们这群“不得圣眷”的官员爱答不理,这还是三人第一次有如此待遇。
三人不喜反惊,边随韩宜往前边问:“可否告知陛下何事召见?”
“这……”韩宜神色复杂,再度躬了躬身,“个中缘由言语难以尽述,稍后大人们一见便知,只是……还请做好心理准备。”
他推开门,韩如海已经凉透了的尸体就这么大大咧咧闯入眼帘。
三人同时一惊。
“这这这……”许瑞章大张着嘴,被呛了一口冷风,当即弯着腰咳嗽起来。
他咳得面色通红,还要艰难开口:“这是何方神佛下凡做的好事?”
沈应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他当机立断拉着郑孟贤与许瑞章两人进殿,“快将门关上。”
沈明烛的长乐宫里没有沈明烛,只有一具死去多时的尸体。
沈应冷静下来,看向韩宜,“这是怎么回事?”
韩宜关上门,转身后“扑通”一声跪地,“奴不敢欺瞒大人。”
他深深叩首,抬起头时,额头与眼眶都发红,“是奴杀了他。”
他谨遵沈明烛的吩咐,眼里恰到好处流露出恨与畏,“奴看见、看见他害死了陛下,他还吩咐侍卫去寻一个与陛下身量相似的人,好伪装陛下。奴不能……不能看他霍乱朝纲,故而怒极提刀,将他杀害。”
很荒唐,很无理,沈应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先诧异哪件事。
“你说什么?”耳畔忽然传来一道高昂扭曲的惊叫,郑孟贤声音带颤:“陛下死了?”
他再不满陛下,那也是太后的儿子,是大雍天子,他死了?
就如此无声无息死在一个太监手里,没有响彻皇城的丧钟,没有极尽哀荣的丧仪,没有万人长哭,他就这么死了?
许瑞章也是如出一辙的难以置信,“你这奴才,胡说八道什么?陛下是天子,有龙脉护身,你竟敢诅咒陛下!”
可是这里是长乐宫,沈明烛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