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其他小说>终不负,凌云志> 第41章 风我来辣

第41章 风我来辣

  管算在一边看着他有条不紊的安排,不由得“啧啧”几声。

  “这玩意,还真是要看天赋啊。”

  冉玉笑笑不说话,算了下时辰,感觉谢不肉的点心应该出锅了。

  只是他当初拆下来的棍子腿还没有还回去,那四脚凳子缺了一条腿,也不能出来晃悠向他讨要自己缺少的那一条腿。

  只能一个凳孤孤单单的不知道是站还是坐在原地。

  等候着某人突然想起来自己干过什么,大发慈悲的把它的腿还回来。

  可惜某人全然不在乎凳子形单影只的孤独,一心想着要去尝尝刚出锅的香香软软小点心。

  如果不是因为心里装满小点心没有看路,被横尸在地的棍子腿绊了一跤。

  冉某可能直到他离开这个院子继续南下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他曾经做过的天怒人怨之事。

  做事向来周全的冉玉被这一跤拌的生出了灵光,突然想到这徐州安爻似乎是归属……

  千花郡。

  郡守沐锦,字华年。

  这个郡的名字跟现实极为相符,哪怕是逢年过节休沐的时候,也不失漫山遍野的色彩。

  当然了,千花郡的郡守沐华年,也是一位一身正气的人物。

  据说当年这位郡守曾经家境贫寒,靠着有一阵子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兴起来的慈善风,一路把他吹到了殿试的门前。

  当时帝王独坐高位,考他一问:“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

  我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去什么,常得天下而不亡什么,能办到么?

  他回:“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

  不要急于创造新的东西,不要急于去做新的事情,等到条件成熟再随之行事。

  不可以个人好恶损害公正原则。要调查了解人民之所恶,以便自身为戒。

  京华帝在高台上一乐,不过当时那位子很高,帝王眼前的冠冕太厚,所有人都没看见这位帝王的微微失态。

  她沉下声音,说:“朕欲效而为之,其名云何?”

  朕想这么干,你给起个名字。

  沐锦斟酌字句,说了一长串话。

  简单来说,就是开一个名叫啧室的东西,这东西的目的就在于。

  要让法律在国家都要简单而且便于实施,刑罚要慎重的判从而导致无人犯罪,政事要简而易从,征税要少而容易交足。

  老百姓有在这些方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就称之为‘正士’,其意见都纳入‘啧室’的咨议制度来处理。

  负责办事的人员,都要把受理此事作为本职工作,而不许有所遗忘。

  京华帝当时听的两眼放光,激动的当时殿试都不想开了,要不是被冉固死死拉住,可能控制不住的就冲下去凑到沐郡守跟前,哈哈一笑说一句:

  “朕还以为人才都被朕挖完了,没想到我大武还真是人杰地灵,人才跟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

  这话听起来,可真是……

  唉。

  现在的朝闻鼓,就是当时殿试之后才开始实施的。

  不过这东西好像触犯到了一些人的利益,以至于这位沐郡守在郡守这个位子上一蹲就蹲了六年。

  不过他的地盘是在花花郡,可能也是有些人存了不知道怎样的心情吧。

  嗯,千花郡在没有被正式起名字之前,一直都被人冠以花花郡的外号。

  无他,在花花山里的花花郡……怎么说呢……

  太花花了。

  不过,这位郡守虽然是名义上是花花郡的郡守,但实际上可一点都不花花。

  花花郡曾经最出名的就是花楼和赌场,以及屡禁不止的人贩子拐卖。

  自从京华十年沐郡守走马上任,开启一系列扫黑除恶风纪整顿,查封了不少有碍观瞻的场所。

  于是乌烟瘴气的花花郡一下子风清气正,一派欣欣向荣的好景象。

  冉玉想了想,去谢不肉刚出锅的小点心堆里揣上两个,回房换了身衣服就准备出门。

  管算看着他突然忙起来的动作,怕自己错过什么:“阿玉做什么?带上我?”

  冉玉又想了想,问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去一趟千花郡,安爻的事情,可能需要千花郡郡守沐华年交代一些事,一个多时辰就回来。”

  就说怎么好像忘了什么事,原来还有这位眼皮子底下的郡守啊。

  当年他在承天殿跟京华帝对答如流,眼看着就是一位心系民生的正义人。

  难道是在花花郡蹲了六年,自暴自弃了?

  毕竟时光催人老,也不知道安爻的事情,这位郡守又知道多少?

  冉玉心里盘算着,一边分出心神听管算开口。

  管算说:“那带上我,满清好几大酷刑我都知道,他不开口就放我,包招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