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979章 972来自1300年前的两封信

第979章 972来自1300年前的两封信

  第979章 972.来自1300年前的两封信

  “635年,时间也对上了,贞观年间。”

  时间上也进行了佐证。

  鉴宝人疑虑消除,就更期待里面写的什么了。

  秦书饱没卖关子,直接念了起来,因为是古波斯语翻译成阿拉伯语,又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汉语。

  经过了两遍,遣词造句怪怪的,好在能大致能听明白。

  开始是一长串抬头。

  萨珊帝国君王伊嗣俟三世,阿尔戴希尔的后代,谁谁谁之子,谁谁谁之孙。

  距上次通信已经五年啦,甚是想念。

  然后是祝贺唐帝国天可汗皇帝陛下五十岁生辰。

  在遥远的波斯大地,我们关注着大唐的辉煌与繁荣。

  陛下,您的英明治理,使大唐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整个东方。

  从繁华的长安到边疆的要塞,从繁忙的市集到宁静的乡村,无处不彰显着大唐的昌盛……

  又是一大堆祝贺的客套话之后。

  才提到正事。

  意思是萨珊帝国与唐帝国互通有无,两国商人来往不绝,共同保护商队,打击劫匪,设立交易地点,频次,商品数量之类吧啦吧啦一大堆。

  到最后。

  又是祝愿天可汗皇帝陛下身体健康,福寿绵长,祝愿大唐国泰民安,永远繁荣。

  愿萨珊与大唐的友谊,如同永恒的星辰,永远闪耀。

  最后的最后,备注了礼物,有白骆驼皮,没药,乐器和舞娘。

  都是当时萨珊王朝这边的特产。

  “写这封信的时间是……”秦书饱掏出手机加加减减算了一下,“公元649年。”

  果然是贞观年间。

  那天可汗皇帝陛下没跑了,就是李世民。

  鉴宝人那边也搜到了历史记载,“就是李世民,咱们都知道李世民打败DTZ后,称天可汗,实际上全称是皇帝天可汗陛下,意思是中原的皇帝,和草原的可汗,都是他。老秦你们那边的翻译,两个词弄反了。”

  他称呼曼苏尔可以直接叫王子,反正本名也没记住。

  秦书饱就不方便了,直接喊会笑场的,索性就叫老秦。

  然后他还查到,唐史里面,萨珊王朝派遣使者入朝23次,两边交流非常多。

  这封信感觉就是两国日常的通信祝福。

  看样子几年就有一回。

  这次是算日子李世民五十岁大寿啦,派人过来送些礼物贺寿。

  主要目的是保障商路,继续做买卖。

  看来两边主要的交流就是通商,保护丝绸之路畅通,其他没啥需求。

  那这个香球是哪来的?怎么放一块?

  难不成……

  鉴宝人马上意识到了什么,急急说道:“打开,打开那个卷轴,没准是当时唐朝给的回礼,专门做成的波斯纹样。”

  这就说的通了啊,那个绸缎的,中间还有个轴的东西,跟国书副本放在一起,还能是啥!

  “这纪录的是一幅七世纪东方书法作品,我们就是看到了这一条才觉得也跟东方有关。”秦书饱说了一下。

  展开了卷轴……

  看到里面的内容。

  鉴宝人当场就疯了,蹦起来高喊,“这尼玛哪里是书法作品,这是圣旨!唐朝的圣旨!”

  “圣旨么?”秦书饱探头看了看,没看懂,“上面写的什么。”

  他认识中国字,但不认识繁体字。

  对外国人来讲,简体字和繁体字是两种文字。

  更何况是唐朝的文字,文言文,他连联系上下文都没办法。

  不过鉴宝人认识啊。

  他先鉴定了圣旨的材质。

  “轴为黑角,唐朝的规矩,圣旨发给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这是黑犀牛角还是黑牛角看不出来,光这一个轴就很有意义,能确定当时唐对萨珊王朝的地位等级划分。”

  “再看材质,背面应该是锦,写字这面是绫,就是绫罗绸缎的绫,具体哪种锦不知道,对研究唐时候的丝织工艺也很有意义。”

  “再看花纹,为祥云、瑞鹤,这倒是常见,现今出图的唐朝圣旨多数都是这种纹饰。”

  “两边的银色龙纹,这是防伪标志,有这个的才是真圣旨。”

  “圣旨,绝对是圣旨。肯定是唐朝的……”

  说到这里,直播间里好奇了,连连询问,怎么看出来是唐朝的,就不能是后面某个朝代凑一块了?

  这点鉴宝人早看明白了。

  让秦书饱把摄像头对着圣旨前端,“看,抬头用的是敕封,而不是古装剧里常见的奉天承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