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阿娘,裴小将军打小在平王府长大,就算武艺不凡,也学过兵法,毕竟从来没在军中历练过,哪里能冒然上战场呢!”
原父看了看左右,却是压低了声音道,“这些日子城里不是有许多的风言风语,什么真假公子,什么幕后之人的……”
原无瑕心中灵光一现。
“啊?那个假公子,总不会就是裴小……”
后头那两个字,原无瑕就没说出口。
看到原父的神情,她就瞬间明白了。
原家在京城里有不少可靠的消息来源,因此,原父知道的,未必比源北道的巡抚大人少。
所以说,之前暗中派人来打压报社,想要让报社关门大吉的,竟然真是裴小将军!
可若真是裴小将军的话,那说明什么?
说明裴小将军不是真的,他是个假货!
原无瑕推断到这里,小脸也不由得微微发白。
她打小就听过裴大将军的英雄故事,幼小的心灵里,不知道有多景仰这位大英雄呢。
可若裴小将军是个假的,那,那换子是在什么时候换的呢?
是刚一出生就换了,还是在平王府外祖父家里被换?
又是什么人这般大胆,敢换大将军和郡主的独子呢?
真假公子里,是贵夫人为了避祸,自己故意换的儿子。
裴将军那时候战功赫赫,与新皇君臣相得,显然没有什么抄家流放的风险,郡主不可能自己换儿子。
那难道是像真假千金里,是将军府里的心腹下人起了坏心,这才偷偷调换孩子,想要偷一场泼天富贵
第217章 请缨每逢战事思良将。
原父沉吟道,“其实早在十年前,平王府的老夫人带着裴小将军出门交际,那时就有了些传言。”
“说是虎父怎么会有犬子?裴绍平的长相,跟裴将军和郡主并不相仿,但当时也不过是少许几个人的戏言而已,平王府的老夫人对着相熟的同辈亲友们哭诉一番,说是裴绍平长相与平王世子相像,外甥肖舅,这并不稀奇。”
还别说,这裴绍平的长相,跟平王世子,倒确实有四五分相像。
原本裴小将军就是大将军的遗孤,还父母双亡的,恶意揣测,实在是不够厚道,有伤人品。
因此那些见过裴大将军和裴小将军的贵人和贵妇们,也就都把这点小疑问给压在了心里,闭口不提。
毕竟,裴小将军的亲外祖和外祖母,难道会不疼自己的亲外孙吗?
若真有可能出了什么岔子,难道他们不知道去弄个清楚吗?
可青萍客的话本传入京城后,在京城里也慢慢有了一批书迷。
虽然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这些书迷也就几百上千并不算多吧,但架不住这些书迷非富即贵,都是不差钱又有闲工夫的主儿。
之前那些话本里的故事,可能因为没啥巧合的,因此平安无事,书迷渐多。
等到真假公子和真假千金随着报纸被带入京城……大概这报纸和故事,也就流入了平王府了。
于是便有了栖云城报社被打压得要关门之事。
所以说什么叫弄巧成拙,欲盖弥彰,这可不就是了。
栖云城里流言纷纷,京城里的书迷们虽是后得了消息,可也立马就越发的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栖云城里的人没见过裴大将军和裴绍平,可是京城里的书迷们有好些都见过呀!
如此这般一联想,可不就把这个背后之人,给指向了平王府里的裴小将军了?
原本这些个流言,在京城里的传播并不广。
但又突然加上了北荒南下,朝中无将可用的困难时刻,裴大将军当年的天纵英才,如今裴小将军的默默无闻,可不就越发地助长了真假公子之说?
裴小将军若真是虎父之子,他为什么文不成武不就?
为什么不能在北荒南下,大军犯境之时,挺身而出,毛遂自荐,领兵北上?
要知道,在那北荒,哪怕是单提一个裴字,都能让他们的小儿不敢夜啼啊!
裴小将军但凡略有点本事,只凭借着生父的威名,都能将北荒给吓退了啊!
更不用说,边境的杀虎关,还有一支八千人的裴家军长驻着呢!
这八千裴家军,是当年裴大将军一手打造的长胜军,百战百胜,从未失利。
但也相应的,这支长胜军,自从裴大将军过世之后,便仿佛隐没于世,似乎再也没有他们的任何消息。
很明显,经过沙场百战的铁军,内心里只服气裴大将军。
至于那些不过是来混日子的长官,他们大概也只会敷衍一二,表面臣服罢了。
传说,这支裴家军,在十年多前,是每年都往平王府给小公子送生辰礼和节礼的。
但十年前不知道为什么,这生辰礼和节礼,就突然地中断了。
所以说,就连裴大将军的心腹兄弟们,都对这小公子的身份生了疑心了。
总之,原本不过是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