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150章 调兵青州(2)

第150章 调兵青州(2)

  按难楼的说法,上谷紧邻并州。待朝廷前来征讨时,难楼立即发兵攻入并州,然后入冀州,两面夹击朝廷征讨之军。

  屯兵肥如后,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为弥天安定王。

  同时四郡乌桓共推张纯出任联军大元帅。

  叛军四下出兵,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大肆劫掠幽、冀二州,并有犯并、兖、青、徐之意。

  公孙瓒于石门取胜之后,立功心切,追击过深,结果被叛军利用地形围困于管子城中。

  正史中,公孙瓒在管子城断粮后,舍命突围,几乎损失了全部兵马,导致第一次平叛失败。

  管子城困住公孙瓒后,乌桓还派出乌桓峭王苏仆延,率五万精骑,进犯青、兖、徐三州。

  朝廷无奈之下,任刘虞为幽州牧,怀柔乌桓,通缉张举、张纯,最终化解叛乱。

  张纯被手下杀害,首级送给刘虞;张举远逃大漠,再无音信。

  可这次不一样了。

  这次蔡成来了。

  就连公孙瓒被困管子城,都被蔡成影响提前了半年,更有青州护民军,无需派刘虞来处理幽州之乱。

  其实,蔡成早在年节过后,就收到了叛乱的探报。

  蔡成不想让大汉民众受此战乱之苦,早就想出兵了,可他却不敢出兵。

  没有朝廷旨意,私自出兵,还要穿越冀州,形同造反。

  蔡成真的不想反大汉呀。

  后世神州华夏皆称汉人、汉族,皆起源于大汉,为何还要推翻大汉朝呢?

  不过,蔡成知道,今年开春,朝廷就会派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瓒,将前往幽州,讨伐叛军。九月公孙瓒与张纯战于石门,获胜后,乘胜追击,却因后援不继,被困管子城。

  蔡成心心念念,只有一件事:希望公孙瓒被困管子城时,朝廷能调青州之兵前往解围。

  谁知道,蔡立进京没多久,蔡成又接到探报:公孙瓒于石门大胜张纯叛军。

  蔡成都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

  当前才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四月,公孙瓒就已经获胜了?

  这比真实历史,足足提前了半年之久。

  “不会因我而导致历史混乱了吧?那公孙瓒还会被困管子城吗?”蔡成内心真犯嘀咕。

  还好,蔡成的担忧没有成真。

  虽然时间提前了半年,可公孙瓒还是被困管子城,朝廷也果然如自己所料,没派刘虞前去,而是调遣青州护民军前往平叛。

  “臣领旨,谢恩!”蔡成叩拜后,双手捧过圣旨。

  蔡成不是官员,自然不能在牧府中接旨。传旨宦官到来,自然要入住一品天下,在这里接旨最好。

  而陪同蔡成接旨的谢方、田奇、蔡正和管宁等人,完全懵了。

  真起战事了?

  可起了战事,怎么会征调青州护民军呢?这可是蔡家私兵。

  何况,圣旨上并没有说粮草、军饷由哪里提供呀。

  这是要吃青州的大户?

  而蔡成接旨并站起来后,对着传旨太监,拱手一礼。“有劳内侍大人。”

  传旨宦官,在东汉时,被人尊称为“内侍”。

  “老奴阉人,不敢受成公子礼。”传旨宦官身子一侧,避开蔡成之礼。

  然后,他看向蔡成,认真地说道:“凉州叛乱未平,幽州叛乱又起。陛下让我转告,能否挽狂澜、匡汉室,全赖征虏中郎将了。”

  “成必殚心竭虑,为大汉扫除北方边患。”蔡成郑重表态。

  把传旨太监请入一品天下茶室后,蔡成就着急地问道:“敢问内侍大人,我父在京都可好?”

  “大司农在京都内,好不快活。哦,你们还不知道,在我出来前,陛下已经任命蔡牧府为少师,每日均需进宫为两位皇子授课。此外,奉陛下圣意,大司农还为朝中涉农官吏,讲授如何‘促农、兴农、惠农’,听的人都纷纷叫好。大司农还时常入宫,陪陛下闲话。京都大小官吏,皆以能请到大司农赴宴为荣。”

  蔡成忙不迭地向传旨太监表示感谢。

  其实,这些事情蔡成早就知道。

  蔡立入京,蔡成如何能不时时关注?

  虽然他知道刘宏不会对蔡立怎么样,可那些朝中重臣,可就不知道会使用什么手段了。

  刘宏把蔡立给扣在京都,还官拜大司农,让蔡立位列九卿,无非是安抚青州罢了。

  青州发展得太厉害,早已引起了刘宏的忌惮。

  刘宏自然早就知道,青州的一切,皆赖蔡成一人。

  虽然他需要蔡成发展青州,可“兖徐犯青州”之战,护民军之战力,天下皆惊。再加之青州三年间便富饶无比,刘宏要是不忌惮,那就怪了。

  哪怕刘宏没想到,朝中重臣,也必然会提醒刘宏。

  无奈之下,只好把蔡立留在京都为质。

  不过,蔡成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