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227章 大汉之势(1)

第227章 大汉之势(1)

  荀彧闻之,惊得差点从从椅子上跳起来。

  真是如此吗?

  谢天谢地,自己因埋头苦读,年近二十方才成亲。父亲为了讨好十常侍,为他娶来汝南傅公明不要的中常侍唐衡之女为妻,在大汉都成为了笑谈。

  自己也因为不待见自己的妻子,于是一直在躲。他前去察看青州,而且一去不回,从根本上说,寻求明主为次,躲避自己的妻室方为本因。

  正史中,他也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才有长子荀恽。

  可现在只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他还没有子嗣。

  荀彧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才认真地问道:“那大医堂两位神医可有应对之法?”

  “有。需要从小就开始调养,而且要每天锻炼身体,绝不可沾染酒色。二十岁以后方能行房事,且不可过度。妻妾也需要达到十九岁以上。

  “如此,本代身体会好转很多,下一代会更好。大概需要三代,子嗣才会恢复健康常人。”

  荀彧深深地点了点头。

  两人不知,在一旁记录的蔡琰,此时脸颊已经红透,干脆丢下笔,跑出客室。

  郭淮看到了机会,马上走到桌前,想接替蔡琰继续记录。

  谁知他看了蔡琰记录的内容后,直接呆住了。

  他看不懂。

  只见纸上犹如鬼画符一般,他一个字都不认识。

  他只看到诸葛亮悠然走了过来,然后坐下,提起笔,准备继续记录。

  郭淮小声询问:“你认识这上面的字?”

  诸葛亮小嘴一撇。“当然。这叫速记,是师尊传授给我们的。”

  “可否教我?”

  “你都没称我师兄,我为何教你?”

  郭淮这才想起,之前师尊说过,先入门为师兄。

  他马上讨好地对诸葛亮说道:“师兄,请教我。”

  “好吧,等我闲时教你。现在我要记录了。”

  “记录时不许说话。”蔡成斥道。

  诸葛亮冲着郭淮吐了吐了舌头,再不敢言语。

  “如行知公子所言,那大汉这一隐患三十年可去。”荀彧坚持这是隐患。

  为何?

  因为这是皇家私事,不可公之于众。

  “文若兄长请继续为我讲解大汉之势。”

  “以吾愚见,即使皇室重振,也难挽大汉颓势,除非有不世出的盖世之才辅佐刘氏皇室。”

  荀彧喝了口茶,似乎漫不经心地看着蔡成。

  蔡成当然得知,他是希望自己表态。

  正史中,荀彧对汉室可是绝对忠诚。

  也正因为他忠诚汉室,以自己绝高的威望,阻止曹操篡位,才被曹操杀死。

  曹操可真不想杀他。

  毕竟他是曹魏崛起的第一功臣。

  他助曹操稳定后方,屯兵垦田,献“扶天子以令不臣”之策,举荐郭嘉,聚各方人才,堪比“初汉三杰”之首萧何。

  曹操可不忠于刘氏汉室。

  他直接把“扶天子以令不臣”变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荀彧就成了曹操取代汉献帝的绊脚石。

  如果曹操不杀荀彧,有他撑着,曹操就不能逼汉献帝禅位。

  虽然最后曹操还是杀了荀彧,却未及上位,就一命呜呼,便宜了自己的儿子曹丕。

  尽管他杀了荀彧,可他自己,包括曹家每代皇帝,都对其后人不错。

  长子荀恽(字长倩),官至虎贲中郎将;

  次子荀俣(字叔倩),官至御史中丞;

  三子荀诜(字曼倩),官至大将军从事中郎;

  四子荀玄,史料未有记载,估计是幼小便夭;

  五女荀氏,嫁与曹魏司空陈群;

  六子荀顗(字景倩),成为晋之开国元勋,官至太尉,封临淮公。荀顗为报杀父之仇,几乎杀尽了曹操后人;

  七子荀粲(字奉倩),魏晋玄学代表人物。

  “文若兄长,在汝看来,是忠于汉室重要,还是忠于万民重要?”

  蔡成没表态,而是直接反问。

  你想探知我的态度,我同样想探知你的倾向。

  这句话把荀彧问住了,沉吟半晌,才不情不愿地回答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如果无君,便无人能施恩万民。这本是矛盾。”

  “文若说得好。儒家确是提倡‘三纲无常’。如本纲之君,荒淫无度,遗害万民,又当如何?是否如当年高祖斩白蛇、诛暴君?是否如光武帝愤而起兵,重兴汉室?”

  荀彧傻了。

  如果他承认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举兵为义举,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