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261章 谋取函谷

第261章 谋取函谷

  “不过,”李儒再次开口。“刚刚奉先所言直击要害。我们这是四处出兵,从而京都空虚。

  “我们并不担心与联军抗拒到底,可毕竟联军势大,京都和陛下均不可有失。毕竟陛下为太师所立,可助太师令天下诸侯。

  “故儒请太师,趁此时迁都长安?护住陛下暂避联军锋芒。

  “不仅迁都,还要迁城。京都百姓尽皆迁往长安,可增我三辅之地人口数量。

  “太师据八百里秦川,可得钱粮之利;扼守函谷、潼关两处要隘,进可力撼中原,退有山河之险。再以陛下之旨,斥天下诸侯皆为叛贼,以此占据‘匡扶汉室’之大义。

  “进退无忧,何乐而不为?”

  众人都被李儒的策略惊住了。

  对呀,他们有三辅之地,有函谷、潼关之险。只要迁都,岂不是进退无忧?

  而把京畿之地人口,尽数迁往三辅,倚仗八百里秦川,何缺粮草?

  “哈哈哈哈——”董卓的笑声震天动地,经久不息。

  他太开心了。

  自从得到李儒效命,他好像诸事皆顺。

  而这迁都之策,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有小皇帝在手,这天下还不是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有函谷、潼关之险,以自己手下西凉兵之悍勇,谁可攻破函谷、潼关两道要隘?

  三辅之地,八百里秦川,缺的不是钱粮,缺的是人口。

  迁洛阳及其四周诸城百姓入三辅之地,不出三五年,必可重现当年大秦之富庶。

  这个李儒太贴心了,此策进退有据,从此无忧。

  等了半天,董卓才止住笑声。

  “奉先,你辅助文优先生,抓紧操办迁都之事。记住,不仅仅是洛阳之百姓,而是包括洛阳四周诸县,如巩县、偃师、缑氏、河南、谷城各县,全部迁往三辅之地。

  “文优先生,如今天寒地冻,不利于迁都,且迁都尚需准备时间。你来主导,奉先辅助于你,年节之后便开始迁都,如此也不误来年三辅之地的春耕,可好?”

  董卓这是前所未有的客气。

  不仅嘴上称李儒为先生,而且还是用的商量语气。

  “主公安排甚佳,文优领命。”

  这个李儒,表忠心时称董卓为“主公”,谈正事时,称董卓为“太师”,分得倒是清楚。

  一切尽如李儒所料。

  联军被阻于旋门关前,不得寸进。

  反而李傕、张济两人率领的兵马,已悄然从小平津渡河,已然进入河内腹地。

  郭汜率领的一万兵马,与韩浩隔河对峙,作出一副随时要渡河的姿态,吓得韩浩日夜提防。

  牛辅率领一万人,已然从小平津渡过大河,然后一路向西北,不及五日,便已进入河东郡。

  董卓对自己这个贤婿的进军速度,很是满意。

  此时,蔡成已得到斥候报告,说是函谷关守军,突然抽调了八成兵马,由牛辅率领,向洛阳方向而去。

  蔡成哈哈一笑,对申金说道:“我已经把函谷关守军降到了最低人数。怎么样,有把握从两边山顶上奇袭函谷关吗?”

  原来,蔡成一直率领特战队驻守漆垣,就是盯上了函谷关。

  他让管亥派精兵偷袭潼关,而率特战队偷袭函谷关,如此,不仅保证了护民军进出三辅之地的道路畅通,而且,还堵住了董卓西窜之路。

  最重要的是,掌控了东面的函谷关和潼关,再掌控凉州,派一师兵马提防汉中,便可保关中平原无后顾之忧。

  开发关中平原的行动,即将开始。

  “主公,你太小瞧我特战队了吧?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奉您的命令,我们特战队已经把函谷关两边的山顶,都给摸透了。”

  “来人,架好作战沙盘,让主公看看,我们准备如何取函谷关。”

  马上,十多个特战队员跑了过来,开始搭建函谷关的作战沙盘。

  很快,作战沙盘搭建好。

  申金用图杖指着函谷关两侧高山说:“主公请看……”随后申金就噼里啪啦地说了起来。

  听完后,蔡成还是一脸凝重。

  “你们探查函谷关,是夏秋之季。现在却是寒冬,情况完全不一样啊。”

  “主公,我们当然为寒冬做了足够的准备。”

  “哦?你准备了哪些?”

  “首先是绳索。不仅要结实,还不能沾水。如果绳索上结了冰,我们下去时就会手滑。

  “其次是飞虎爪,我们都做了特别处理,保证能够抓牢。

  “还有立脚桩。距离函谷关一百丈外的地方,我们早就打好了。而一百丈内,我们准备用铁钎。铁钎入土速度快,动静小,不易被函谷关守军察觉。

  “最后就是直接从关下偷袭。

  “由于是冬天,我们不准备只靠从天而降这一条路,还准备从关下朝廷偷袭。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