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天伫立在废墟之前,指尖轻轻掠过那片暗红色的布料。符文于火光的映照之下,泛起幽微的光芒,仿佛某种沉睡已久的力量正被缓缓唤醒。
“此并非大炎大陆的制式。” 诸葛无为俯身蹲下,眉头紧蹙,“亦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异族。”
刘镇天并未言语,只是将布料收入袖中。他心中已然有所猜测 —— 这或许是某个远古势力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它的出现,绝非偶然。
夜色愈发深沉,营地逐渐恢复了平静。然而刘镇天清楚,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翌日清晨,议事厅内弥漫着凝重的氛围。
“归墟秘境之事,你打算何时出发?” 诸葛无为低声询问。
“待科技与修真的融合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 刘镇天回答得简洁干脆,“我们不能仅依靠旧有的方法来应对新的局势。”
诸葛无为微微一怔:“你是说…… 要正式推动科技与修真的结合?”
“是时候了。” 刘镇天站起身来,目光坚定,“过去,我们依赖灵气、法宝与阵法。但如今,地星的科技正在蓬勃崛起,我们必须探寻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弟子匆匆进入,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宗主!地球那边传来消息,几位科学家成功将灵能导引系统小型化,并且完成了首次实战测试!”
刘镇天眼中闪过一抹亮光:“带我去看看。”
鸿蒙门西区,有一处隐秘的实验场。
此地原本是一片废弃的演武场,如今已被改造成一座融合了修真与科技元素的研究基地。中央是一座半圆形的平台,平台上悬浮着一枚拳头大小的金属球,其表面刻满了细密的符文。
“这便是‘灵枢核心’。” 一名年轻学者走上前介绍道,“我们将其植入一件普通飞剑之中,结果发现飞剑的飞行速度提升了三成,而且能够自动吸收天地灵气进行充能。”
刘镇天走近仔细观察,果然感受到一股微弱却稳定的灵力波动从金属球内部传出。
“不错。” 他点头认可,“但这稳定性还有所欠缺,我感觉它像是在挣扎。”
“确实如此。” 另一名学者接过话茬,“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包裹核心,但效果均不理想。要么阻隔了灵力的流动,要么导致能量出现紊乱。”
刘镇天沉思片刻,忽然取出一枚晶石:“试试这个。”
这枚晶石通体透明,内部隐隐有蓝光流转。
“这是我在一处遗迹中寻得的‘寒脉晶’,据说能够调节极端的能量波动。”
学者们面面相觑,随后小心翼翼地将晶石嵌入核心的外围。
刹那间,金属球表面的符文骤然亮起,一道柔和的蓝光缓缓扩散开来。
“稳住了!” 有人惊喜地高呼。
刘镇天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方向是正确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研究团队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他们不断调整材料的配比,优化灵能导引的结构,甚至引入了地星最先进的纳米工艺来增强稳定性。每一次的失败都带来新的启示,而每一次的成功都让众人朝着目标更近一步。
终于,在第七次整体重构之后,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 “科技修真器” 诞生了。
那是一柄长剑,通体由合金精心打造,剑脊上镶嵌着一条淡蓝色的能量导轨,剑柄末端则嵌入了灵枢核心与寒脉晶的组合体。
“请宗主赐名。” 领头的学者恭敬地递上剑鞘。
刘镇天接过长剑,轻轻一挥,空气中竟响起一声低鸣,仿若雷鸣初现。
“就叫它‘雷影’吧。” 他语气淡然地说道。
剑名一出,众人皆流露出敬意。
这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
表彰大会后的第三天,刘镇天亲自召集了一批修士与科学家,宣布正式启动 “科技修真融合计划”。
“我们要做的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创造全新的修炼方式。” 他在讲话中说道,“未来的世界,强弱并非仅仅取决于灵根天赋,更要依靠智慧与技术去突破极限。”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哗然。
有人质疑,有人观望,但也有人眼中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研究基地迅速展开扩建,来自大炎大陆与地星的精英们汇聚一堂。他们中有炼器师、机关术士、材料学家、能量工程师……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试图打破传统修真的壁垒。
数日后,第一批融合型法宝出炉。
除了 “雷影”,还有 “灵纹甲”、“聚灵盾”、“破界刃” 等多种新型装备。它们不再单纯依靠灵力驱动,而是通过复杂的能量转换机制,实现了更高的效率与更强的适应性。
最令人惊喜的当属 “灵纹甲”—— 它不仅防御力惊人,还能依据穿戴者的修为自动调节强度,甚至能在战斗中释放短暂的护体罡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简直颠覆了我对法宝的认知。” 一名长老试穿后惊叹不已。
诸葛无为看着这一切,神色颇为复杂:“你可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