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德安新书

  “临邛当地有丰富的铁、盐资源 。这是蜀郡的最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事无巨细,从人口到田亩,从百业到各地具体情况,荀彧一字一顿,清清楚楚的复述了出来,还做了一些简单的评价。

  等他说完以后,刘平敲了敲桌子,道:“情况大家也都了解了,数据方面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尤其是田亩数量,既然报上来是一千六百余万亩,那我就当只有这么多。”

  说完他扫视了一眼蜀郡的官员们,最后目光落在了许靖身上,道:“我只提要求,五年以后,蜀郡登记在册的田亩数量不能低于两千万亩。”

  说完以后,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记下来的东西,继续说道:“第二点,临邛的盐官和铁官来了吗?”

  张既和董川两人前面,两个人站了出来。

  “属下临邛铁官阎佑。”

  “属下临邛盐官虞正。”

  这两个人都是刘备夹带里的人物,不然也不会接手这两个重要位置。

  刘平也见过这两个人,便直接说道:“说一下盐铁的情况。”

  两人点头,虞正开口说道:“临邛如今还在投入生产的盐井,主要集中在浦江地区,一共有二十四口。除了浦江之外,火井河一带和大同地区也有不少盐井。”

  “总共在生产的盐井共有四十口。”

  刘平点头,翻看了一下盐政的相关数据,道:“还不如宣帝时期呢。”

  这话说出来,在场众人尤其是蜀郡官员们都有些尴尬。虽然有客观理由,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盐政都是中央直管的,这些地方官员们其实不是太在乎。

  当然不在乎并不是不管不问,而且不懂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只要盐官还在,盐井还在运作就行。

  至于产量啥的,那都是盐官的事儿。

  再一个,就目前这年月,谁关心这个啊?

  “但是呢,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情况。虽然盐井变少了,蜀郡这些年产出的盐却没有变少,反而变多了,谁能解释一下?”

  所有人寒蝉若噤。

  刘平等了大概一分钟,道:“就随便问问,不要紧张嘛。阎佑,你说一下铁政的情况。”

  其实此时的地方发展无外乎三个点,更多的粮食,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钱。

  在所有人都弄明白蜀郡的情况以后,剩下的就是冗长的商议和争论。

  除了田亩数量被刘平定死了之外,剩下的税收目标,资源产量等全部是一项一项商议出来的。

  刘备集团的效率还是很快的,当天就把蜀郡的发展计划给敲定了个大概。因为成都的缘故,蜀郡的发展不能单一,牵扯到方方面面。

  最终定下来的计划就是以发展成都为核心,利用好盐政和铁政两个抓手,大力提高蜀郡的整体经济,政治,军事地位。

  经济方面,刘平指出,要集整个刘备势力的力量,在五年内将成都打造成整个西南的经济中心。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刘平提出了“两个全面”的战略方针。

  一是,依托蜀郡现有的矿业资源,水利资源,建立全面的产业和产业链。在进一步推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制造业,矿业,畜牧业等。

  尤其是大规模的牲畜养殖。计划在蜀郡建立大型官营养猪场,养鸡场,养羊场。同时建立官营屠宰场。

  二是,在对非刘备势力的读书人,百姓,商人,世家;对周边的胡人,羌人,夷人;甚至是贵霜、吐火罗等外国人,持有全面开放的态度。

  只要具备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或专长,并怀揣着在蜀郡这片土地上、甚至是繁华的成都城中展现自我才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梦想之人,皆可毫不犹豫地前来投奔。

  在此次的会议之上,刘平更是着重强调了一个关键要点:那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绝对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规矩和限制,摒弃那些陈旧迂腐的观念与做法。

  无论是商人还是身怀绝技的工匠艺人,都应当被平等对待,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只有这样广纳贤才、包容万象,才能让蜀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真正成为人们追逐梦想、成就辉煌的理想之地。

  ……

  汉中王三五计划之蜀郡一五发展规划会议结束以后,刘平的班房比以前更忙碌了一些。

  尤其是刘平,他需要写出来完整的“两个全面”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具体要求,要让具体负责的官员在思想上有主心骨,在行动上有准绳。

  而且这篇文章很重要。不光是对蜀郡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日后各地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指导性意义。

  对刘平个人来说就更重要了。

  之前他写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具体的方略,这是第一次,刘平从实际解决问题的手段,上升到了方法论的层面。

  这么说也不算太准确。

  换个更加精确的说法,这一次,刘平写的不是施政方针,而是理念和思想。

  不用多,只要写个几万字出来,就凭这一篇文章和他目前取得的成就,日后成为古代先贤,不成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不定日后科举制就不是五经了,而是六经。

  为了精心撰写好这篇至关重要的文章,刘平可谓是绞尽脑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