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民意即口碑

  “号外号外!长安晚报首刊发行啦!齐王谋反真相大揭秘!”

  “卖报!卖报!长安晚报首刊发行,齐王谋反阴谋曝光啦!”

  报童们清脆响亮的吆喝声瞬间打破昏黄的宁静,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开来。

  街道上的行人纷纷被这新鲜的吆喝声吸引,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不一会儿,报童们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于是整个长安城瞬间沸腾了起来,民众们纷纷围拢过来,抢购这一份新鲜出炉的报纸。

  他们或三两成群地聚集在街角,或在茶馆、酒肆中传阅着报纸。

  《长安晚报》首先阐明太子刘据秉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维护朝廷的清明与稳定,旨在为大汉的子民传递真实可靠的消息的原则,创建大汉传媒。

  以定天下,安黎民。

  并且以犀利的言辞,确凿的证据链,揭露了齐王刘闳与刘屈氂暗中勾结,在天子驾崩后竟妄图秘不发丧,精心谋划着一场篡夺皇位的惊天阴谋。

  他们的野心昭然若揭,其行为严重威胁着大汉的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的安宁。

  同时,大汉传媒将矢志不渝地坚守立场,再次向天下郑重声明其使命与担当。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大汉传媒定会秉持公正、客观、无畏之精神,深入探寻每一个事件背后的真相,不被权势所左右,不被阴谋所蒙蔽。

  无论是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还是市井街巷的民生百态,都将在其报道一一呈现。

  也将继续以犀利的笔触、详实的报道,让那些被隐藏的事实公之于众,让真相的光芒如同利剑,穿透重重阴谋的阴霾,照亮大汉的每一寸土地。

  成为民众信赖、朝堂敬畏的舆论堡垒,为大汉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长安晚报跨越时代的发声,颠覆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认知。

  民众看到此篇报道,顿时议论纷纷。

  “这齐王怎么敢如此胆大妄为,妄图谋反,这可是大逆不道啊!”

  一位老者摇头叹息,满脸的痛心与愤怒。

  “齐王党羽江充竟然是赵国通缉犯,逃窜至长安改了姓名欺君罔上!赵王也是冤枉啊!”

  “刘屈氂和齐王阴谋矫诏秘不发丧,试图戕害大汉太子,人人得而诛之!”

  “想不到为民请命的大汉传媒,竟然是太子殿下一手创建的。”

  “这大汉传媒,当真是为咱百姓说话、给咱百姓撑腰的,真是好样的!”

  “逆臣贼子休想构陷太子殿下”

  “保护我方太子殿下!”

  一些年轻的后生们则义愤填膺,当街愤慨地喊道:

  “一定要严惩齐王这个乱臣贼子,还我们大汉一个安宁!”

  此刻,早已有民众自发聚集在未央宫前,声讨齐王党羽,为太子发声。

  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却又秩序井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愤怒与坚定。

  民众高喊“严惩齐王逆党”、“太子英明,保我大汉”等,呼声此起彼伏宣泄着这几日来对乱臣贼子的愤恨。

  长安,偏僻别院内。

  汉武帝刘彻看着报纸上详细揭露齐王谋反的实事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他猛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怒吼道:“逆子!朕待他不薄,他竟敢如此忤逆犯上!”

  多年的帝王威严让他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心中满是被至亲背叛的痛心和对国家局势的担忧。

  董仲舒也愤慨道:“齐王和刘屈氂,以下犯上,实乃大逆不道!”

  “此等行径不仅违背了君臣之礼、人伦纲常,更是对我大汉江山社稷的严重亵渎。”

  东方朔眼中则是异彩连连,高声叫道:“太子殿下当真是心怀天下,才华横溢!创办这大汉传媒,实乃高瞻远瞩之举。”

  “往昔,信息传播艰难,民众犹如蒙眼行路,不明朝堂诸事、天下态势。”

  “然如今,大汉传媒恰似那驱散迷雾之清风,将真相与知识吹拂至大街小巷、寻常百姓家。”

  而刚刚盛怒的刘彻,片刻之后冷静下来,沉声道:

  “想不到这大汉传媒竟然是太子创建的,他意欲何为?”

  “难道他这么多年在朕面前都是阳奉阴违暗中谋划,培植自己的势力,妄图操控舆论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警惕。

  董仲舒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绝非陛下所想之人。”

  “殿下自幼熟读圣贤之书,秉持着忠君爱国、仁爱宽厚之德,断不会做出忤逆犯上之事。”

  “这大汉传媒,或许只是太子殿下为了使朝廷与民间沟通更加顺畅。”

  “让陛下的仁德之政能够广传天下,从而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以便辅佐陛下治理国家的一番好意啊。”

  东方朔也点头称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