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消失的董仲舒

  一时间,宣室殿内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饶是卫青也眉头紧皱,率先出列,一脸担忧地说道:“陛下,西南夷之地局势复杂,叛乱频发,非武力难以镇压。”

  “董仲舒虽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可他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担此重任?恐难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平定叛乱。还望陛下三思,另选良将前往。”

  紧接着,金日磾也站了出来,拱手进谏道:“陛下,卫王所言极是。西南夷向来凶悍,多次与我大汉对抗,要想彻底平定,需有勇有谋的武将方可。董仲舒一直专注于学术和教化,对军事之事知之甚少,贸然让他前往,不仅难以解决问题,还可能会让他陷入危险之中,这对我大汉的人才也是一种损失啊。”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附和,有的说:“一个书生,去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能有什么作为?”

  还有的说道:“这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西南夷的叛军可不会因为他是个文人就手下留情。”

  面对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刘据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说道:“诸位爱卿,你们的担忧朕都明白。但你们只看到了董仲舒文人的一面,却忽略了他的智慧和远见。”

  “他虽不擅长武力,但却深谙人心,懂得如何教化百姓,团结各方力量。朕相信,西南夷的叛乱并非仅仅是武力冲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碰撞。”

  “董仲舒若能将朕的思想和大汉的文化传播到西南夷,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我大汉,自然就能化解矛盾,实现真正的平定。”

  然而,大臣们依旧面露怀疑之色,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说道:“陛下,这想法虽好,但实际操作起来谈何容易?西南夷与我大汉文化差异巨大,他们怎会轻易接受我们的思想和文化?这恐怕只是陛下的一厢情愿罢了。”

  刘据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朕意已决。董仲舒虽无征战沙场的经验,但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智慧。朕赐予他的这两本册子,蕴含着朕对于治理西南夷的诸多思考和理念,相信他定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见刘据态度坚决,大臣们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过多反对,只能纷纷退下。

  张汤领命后,立刻安排人手,以最快的速度将册子送往益州。

  益州,葭萌县,郡守治所内一片狼藉。

  郡守王商带着益州一众官员匆匆赶来,慰问被西南夷突袭受伤的苏武和随行商人。

  王商进入院子,便看见屋内和屋外躺满了伤员,痛苦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屋外空地上,堆满了商人带来的茶叶,装着五铢钱袋子被划破,钱币散落了一地。

  西南夷的部落不断地骚扰下,这些本是商队往来贸易的重要物资与财富,如今却成了累赘。

  苏武面色苍白,强撑着起身向王商还礼,声音虚弱却坚定道:“郡守大人,西南夷各部落屡屡进犯,我等被困此地,处境艰难。他们不仅在白天突袭,晚上还时不时来骚扰,众人已然疲于应对。”

  王商看着眼前的惨状,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歉然忧虑道:

  “尚书大人,是臣下无能没有治理好益州,让大家受惊了。不过你们且安心养伤,我定会与大家一同商讨对敌之策,给陛下,给大家一个交代。”

  一时间,治所内众人围坐一团,各抒己见,可面对西南夷神出鬼没的袭击,始终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呜呜呜!

  号角声突然从远处的山林中响起。

  夜晚,月色如水,本应是宁静的时刻,然而西南夷的人却如饿狼般再次袭来。

  他们手持利刃,发出阵阵野蛮的呼喊,冲进治所见人就砍,见物就抢。

  朝廷的部队和商人仓促应战,场面一片混乱。

  刀光剑影闪烁,惨叫声不绝于耳,朝廷的部队和商人损失惨重,鲜血染红了这片治所的院子。

  因为手无寸铁的商贾太多,苏武带来的羽林卫疲于应付。

  就在众人陷入绝望之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赵充国率领羽林卫如神兵天降,他身先士卒,手持长枪,冲入敌阵。

  长枪舞动,寒光闪烁,所到之处,西南夷的人纷纷倒地。

  羽林卫们紧随其后,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配合长枪短铳,将西南夷的人打得节节败退。

  终于,西南夷的人被成功击退,赵充国望着这片狼藉的治所,脸上充满痛惜之色,但还是眼神坚定道:

  “见过尚书大人,郡守大人,陛下命我前来平叛,大家莫怕,有我等在,定护大家周全。”

  当夜,有赵充国的羽林卫保护,众人终于在来益州后,第一次睡了个安稳觉。

  几日后,苏武的伤渐渐好转,苍白的脸也恢复了些许血色。

  这天,几位从长安追随而来的商贾神色匆匆地找到他,其中一位年长些的,满脸愁容,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大人,我们实在是怕了,这西南夷太可怕了,咱们不想去锦官城了,想回长安。”

  话语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恐惧与逃离的急切。

  苏武微微皱眉,目光真挚地看着他们,耐心劝道:“诸位,我理解你们心中的害怕,西南夷的袭击确实让人心惊胆战。”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