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穿在1977> 第556章 大家一起麻

第556章 大家一起麻

  第556章 大家一起麻

  说到年代文里的结婚套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三转一响”。

  其实呢,三转一响也不是一开始就有。

  最早在5、60年代,那时候就不讲究要这个,而是要“腿”。

  28条腿:一张床、一张衣柜、一张桌子、四把椅子。

  32条腿:多一张五屉柜。

  36条腿:多个写字台。

  后面还有42条腿、48条腿……

  腿越多,代表家具越多;家具越多,代表房子越大。

  毕竟房子小了可放不了这么多家具。

  以此类推,腿越多便可以证明这个家里的条件更好。

  像结婚彩礼这种事,永远都是农村跟着城里跑。

  当城里流行32条腿的时候,农村有12条腿就够了,也就是一张床、一张衣柜和一张方桌,低配版的甚至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

  等农村开始比拼谁家结婚腿更多,城里已经开始流行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等到70年代,才正式有了三转一响的口号。

  而等农村将三转一响视为结婚标准时,城里已经开始流行起了“三大件”。

  即:电视、冰箱、洗衣机!

  那时候已经是80年代中后期。

  到了90年代,三大件之外再加上“三金”,也就是金项链、金戒子、金耳环。以及“五金”……可不是五金交化,而是再多两样:金镯子和金吊坠。

  诶,就是金项链下面还得挂个大的。

  再往后大家都知道了,房子才是“正礼”,其他不过是房子里的东西、附加的彩头。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大趋势是农村跟着城里跑,但是在城里面,也要分个三六九等。

  就70年代末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城市家庭,瞄准了“三大件”,早早地领先普通工人家庭。

  可是如今商品供应紧张,这昂贵的三大件,真不是一般的难买。

  就在78年,我国全年共生产家用电冰箱2.8万台、彩色电视机总共3800台。

  对,就是3800,后面没有万。

  黑白电视机倒是有不少,一年产量在50万台的样子,好歹也能供应上一些,也把价格打下来一点,400左右就能买一台九吋的黑白电视机。

  再说到洗衣机,那就更加离谱。

  这一年的全年产量仅仅只有400台!所以之前云湖机械厂奖励给陈凡的洗衣机和空调是怎么弄来的,他是怎么想也不明白?又不好问,要不然大家都尴尬怎么办?需求大、产量低,便造成这些商品的紧俏。

  于是理所当然,国产不足、进口来凑。

  进口电器,便成了市场上的宠儿。

  而且相比目前粗糙的国产电器,进口电器的质量更高、也更气派,尽管价格更贵,却更受欢迎,于是在市场上比国产电器更难买。

  如果没有侨汇券或外汇,基本上别想买到进口货。

  当时进口电器紧俏到什么程度呢?

  李宗仁的亲戚想买一台彩电,还要西苑机关打报告特批。

  (李宗仁亲属买彩电特批单)

  就家庭条件来说,何青生、谭庸和许启珍都属于“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估计家里最次也是个万元户。

  要说有钱人的烦恼,那就是揣着钱却花不出去。

  因为要票啊!如果平时也就算了,没有进口的买国产的、没有电视买收音机,日子怎么不是过?可遇到关键时刻,少了这些东西还真不行。

  比如:结婚!隔壁老王家娶儿媳妇买了台12吋的黑白电视机,咱儿子结婚,不买个14吋的大彩电,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说到底,还是个攀比。

  只要能把面子撑起来,用一比一的比例换侨汇券算得了什么?不怕换得多,就怕没人换!

  紧急时刻连1比2都有的是人愿意换。

  于是顺理成章,陈凡手里的50000元侨汇券,还真就被包圆了,而且除了文化厅、宣传部这两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捡了点便宜,其他都是被作协内部人换走的。

  这一次也让陈凡见识了作协会员们的实力。

  平时一个个看着不起眼,好多都抽着3、4毛一包的烟,穿着便宜的布鞋、棉布衣服,戴一块只要80块钱的老手表,没想到掏钱换侨汇券的时候贼利索。

  差点连陈凡兜里仅剩的1750元都给掏走。

  陈凡将全部钞票清点完毕,一扎扎的放进背包里,心里美滋滋。

  寄出去38万,没想到手里还有7万7,哎呀,钱多了也是烦恼呀!

  这些钱他就不准备给张师父寄过去了,之前的38万已经足够表态,应该不会有人再想打他的主意。

  至于这点兑换侨汇券的钱,他准备留着以后办出版社用。

  等到今年年底,开完会之后,他就可以用这个作为理由,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