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穿在1977> 第733章 选定课程

第733章 选定课程

  第733章 选定课程

  第二天一早,陈凡拎着自己做的礼物,……一坛精品老黄酒,几扎酱肉,还有改良叶子烟若干,捆成两大包,再带上两姐妹,去了湖对面的江大。

  此时江大也还没开学,和上次来的时候一样,到处都静悄悄的,树叶落尽的枯林随风摇曳,透着几分萧条。

  姜丽丽坐在陈凡身后,脸上带着几分忐忑,“小凡,徐教授严不严厉啊,我们过去,老先生不会生气吧?”

  陈凡哼哼两声,笑道,“这个你们大可放心,越是学问高深的人,越是胸怀广阔,你们过去给他老人家拜年,他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很高兴。”

  这话也就他敢说,换一个试试?真当国学大师的门槛有那么好进?

  这时姜甜甜也跟着说道,“小凡的话不错,我们在学校里,蒋天枢先生给我们讲课时,也很和气,有不明白的地方,他都是有问必答。

  所以真正做学问的人,他们的人品也差不了。”

  蒋天枢在民间名气不显,但和徐教授一样,都是国学界数得着的人物,他师承鼎鼎大名的陈寅恪,在陈寅恪去世时,对他托以衣钵。

  国学界评价他:陈寅恪是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蒋天枢则是陈寅恪的托命之人。

  在学术上则主攻《楚辞》,80年代出版有《楚辞论文集》、《楚辞校释》,晚年致力于整理恩师陈寅恪的著作,在81年出版《陈寅恪文集》,到97年,又出版了《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如今的蒋天枢,则是复旦大学的资深教授,而且从去年起就受命招收研究生,束景南、韩兆琦、车锡伦等名家都做过他的学生。

  在学校里面,他也给本科班上过课,姜甜甜听过他不少课,认识也很正常。

  陈凡抬头看了一眼后视镜里的姜甜甜,斟酌几秒,还是没有说出推荐她拜入蒋天枢门下的话。

  蒋老先生做学问、做人都有口皆碑,是难得一见的名师,但是很可惜,姜甜甜却未必是高徒。

  她有一定的文学天赋和素养,却也就这样,日后应该可以顺利进入全国作协,但多半写不出传世佳作,跟陈凡这样的挂佬根本不能相比。

  而且陈凡给她的定位,也没必要去拜个名师。

  反正以后出版社的招牌,肯定是他自己,而不是杂志社的主编。

  几句话的功夫,陈凡再次来到徐教授宿舍门前。

  推门下车,等两女也跟着下来,他才拎着东西上前。

  先让姜丽丽敲门,来开门的,还是上次那位保姆。

  看见是陈凡,她二话不说,便邀请进门。

  将礼物放在客厅,陈凡带着两姐妹进了书房,笑道,“老师,给您拜年来啦。”

  徐教授转过头,看见陈凡后面还有两个人,立刻摘下近视眼镜,换上老花镜,随即“哟”了一声,笑着说道,“你带了两个小姑娘过来,让我猜一猜,她们一个应该是你的小媳妇儿姜丽丽,另一个,就是做出传世小诗的姜甜甜吧?”

  两姐妹一听,脸上都不由得露出欣喜的神色,赶紧上前两步,恭恭敬敬鞠躬问好,“徐老师新年好!”

  新千年以后,人们大多将公历元旦称为新年,农历初一才叫做春节。

  但是在此之前,老一辈的几乎都是管农历春节叫做“过年”,元旦新年则就是元旦。

  看着两姐妹乖巧的模样,徐教授乐得呵呵直笑,比当年儿媳妇上门还开心。

  他先招呼两姐妹在对面椅子上坐下,随即对着陈凡招招手,“傻站着干什么,招呼一下啊。”

  陈凡脸色微僵,转身接过保姆阿姨端过来的托盘,走上前送上茶杯,“两位同志请用茶。”

  两姐妹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红着脸接过茶杯。

  徐教授也瞟了一眼宝贝学生,给他一个眼神自己体会。

  随即对着姜甜甜问道,“写过那首小诗以后,还写过什么新作品吗?”

  一听这话,姜甜甜不禁脸色通红,情不自禁低下了头,小声说道,“让老师失望了,没有写新作品。”

  徐教授也不以为意,只是轻声笑道,“没有也没关系,你还年轻,以后还有很多机会。现在的重点是要多学习、充分汲取文学的养分。

  养分从哪里来?从书籍中来、从生活中来,平时你可以多看书、多观察生活,一定会有灵光乍现的时候,那时候就可以记录下来,然后用这个灵光作为核心,进行延伸、拓展,并将一些你想表达的思想内涵融入进去,……”

  这一番滔滔不绝,就讲了十几分钟。

  听得陈凡在一旁很是不忿。

  想当初,徐老给自己讲课的时候,就甩了一张书单过去,然后就是毫无逻辑地询问自己的阅读体验,还不能空洞无物,非得说出个一二三来。

  结果再看看现在,几乎跟手把手的教写作差不多,讲的都是实打实的干货,需要交钱才能在文学函授班学到的那种。

  到底谁才是您学生啊?跟姜甜甜交流完,徐老又看向姜丽丽,“小姑娘,你和小凡认识多久了啊?”

  姜丽丽红着脸低下头,“两年了。”

  徐老轻轻点头,“两年时间不算短,你今年多大啦?”

  姜丽丽努力抬起头,“今年正好二十了。”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