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50章 电视台来访

第150章 电视台来访

他有利益冲突了。

  陆台的纪纲出来做了和事佬。

  “呵呵,上面领导很看好嘉禾,特意提醒我们来做专访。”

  这话似乎是点醒了赖敏君,徐小雪也上前拉着赖敏君。

  郭阳看着恢复了正常神态的赖敏君,心情也平复了些。

  “嘉禾目前对转基因的研究主要是在退化草地的改良牧草品种上,荒漠里存在着一些抗逆性极强的植物,

  嘉禾正试着把植物中的抗旱基因克隆出来,转入到乡土草种之中,这就好比给乡土种换了个心脏,让其更好的适应干旱、盐碱化和贫瘠的土壤。

  但苜禾1号却是有它独特的抗盐机理,和人一样,植物有不爱吃盐的,也有‘嗜盐如命’者。”

  郭阳有条不紊的回答着。

  之所以耐心的解释,主要还是为育种研发实验室做准备,后续可要拿出一大批特性各异的牧草种子呢。

  也只有掌握了转基因技术才能说得过去。

  听了郭阳的解释,几人不置可否,你是育种者,你说了算。

  “苜禾1号口味挺重的。”徐小雪感慨着。

  郭阳嘴角微微上翘,“确实,喜盐也是一种生理需要嘛。”

  一上午的时间,郭阳带着几人从草场,到实验室,加工厂,奶牛场,乃至于原种扩繁田,都挨个的看了遍。

  期间,赖敏君还在旁敲侧击的打听着嘉禾转基因技术研究的事。

  郭阳不耐烦了,反手甩了份早准备好的资料给她。

  “用于宣传的技术资料我们也准备了一份,有需要的话直接复制粘贴就行。”

  随后,郭阳又拿出一张光盘递给纪纲。

  “这里面有20万亩盐碱地改良前的影像资料,改良过程中的工程记录,改良后紫花苜蓿种植一年、两年的成效对比,以及今年的航拍资料。”

  纪纲惊诧的接过光盘,“现在能看吗?”

  徐小雪也露出了像猫一样好奇的表情,盐碱地改良项目早就如雷贯耳。

  “当然可以。”

  十几分钟后,良久的沉默。

  这份资料,很多苜禾的员工也是头一次看到,老员工的回忆涌上心头,和新来的人不断吹嘘着过往。

  纪纲深吸了口气,“郭董,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写这篇报道了。”

  徐小雪眼睛里也冒着小星星,天玉1号带来的震撼还未消散,苜禾1号又来了。

  郭阳年轻的身影突然就变得伟岸了。

  走之前,她忍不住翘起了大拇指:“真棒!华夏需要你这样的企业家!”

  郭阳有点懵,“这是多了个小迷妹吗?”

  ……

  几天后。

  京城,某座大院里。

  傍晚6点58分,徐廷像往常样,泡了杯枸杞大枣水,便坐在沙发上等着看陆台新闻。

  让他意外的是,女儿和媳妇宁彩娟也在客厅,一边吃着水果,一边候着电视。

  难得啊!“小雪,你要看啥?我给你换。”

  “那可别,我就跟着看看新闻。”

  徐挺打趣着,“哟,今儿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你明天倒着看,我保准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

  “呵呵。”

  “说不准等会儿我还能上镜呢!”

  闲聊了一会儿,新闻便开始了。

  前面十分钟,依然是领导们很忙,不是出国就是下乡。

  徐廷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徐小雪则是心不在焉的看着电视,宁彩娟则是观察着女儿。

  很快过了前十分钟,

  中间十分钟的剧情通常都是全国人民很幸福,不是致富就是丰收。

  徐小雪对这老熟了,目光转移到电视上。

  不一会儿,就到了那熟悉的一幕,她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看看老父亲,竟莫名的有点激动。

  主持人说着字正圆腔的开场白,

  “满园春色关不住,盐碱地变‘聚宝盆’,从曾经的戈壁荒凉,到如今的满目青绿。

  嘉禾集团在陇省九泉探索出了一条牧草‘吃盐’的道路,在几乎所有作物都无法正常生长的重度盐碱地上,每亩收获2.5吨干草,并带走四百多斤盐。”

  徐小雪看到她的老父亲坐直了身体,一扭头,便看到审视着她的宁彩娟。

  得!嘴角翘太高了。

  陆台的镜头从一片辽阔的盐碱滩开始,远远的望去,地里白花花的一片,像下雪了一样。

  但随着镜头的拉近,才看清,那是盐。

  随后某一天,地里突然多出了几百台工程机械和众多工人劳作的身影。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