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64章 为走出农残列个时间

第364章 为走出农残列个时间

  而且和大多数环保型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不同,全王追求的是高效无残留。

  产品定位不同。

  全王的产品价格更贵,客户群体是那些追求高端品质的农业基地。

  尤其是有出口需求的基地。

  全王的产品获得了欧盟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以及USDA的有机认证,这时候的价值彻底展现出来。

  但有不少人早就吃到了这种市场红利。

  闽省,晋江,胡萝卜产业基地。

  种子的播种工作才结束,欣源农场的刘源就开始联系生物农药的购买。

  他的胡萝卜一直瞄准的岛国市场,种子一开始也是岛国的红芯七寸。

  后来又换成了天禾超级红芯,还好换了,在面临出口难题时,天禾、德农和全王带来了针对性的植保方案。

  岛国的检测极其苛刻,每100吨农货中,化学品残留量不允许超过1克。

  出口成本也是天翻地覆。

  不过没关系,在去年年初的胡萝卜出口中,虽然有波折,但和他一样的产品都顺利的通过了检测。

  但也有没那么顺利的,因为甲胺磷超标0.01g,最后被退货。

  而一旦产品没问题,小鬼子,你爷爷来了。

  涨价!涨价!涨价!

  因为积攒了一定的声誉,在今年的出口中,欣源农场等基地联合起来,再次狠狠提价。

  用于出口的胡萝卜地头收购价格就达到了2元/斤!要知道以前,收购价一般只有0.7~0.9元/斤。

  现在这价格简直就是要疯!因为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产量有所下降,但一亩1.3万斤是没问题的。

  2元/斤,一亩就是2.6万元。

  去掉成本,一亩赚2万!这可不得疯嘛!

  他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德农的植保方案,他有什么理由不买生物农药!而晋江农业局,局长卫国在这个位置已干了两三年,见证了晋江胡萝卜产业这几年的变化。

  日新月异。

  面对肯定列表,晋江没有和省里的乌龙茶一样选择转内销,而是迎难而上。

  他又想到了晋江第一个引进超级红芯的农户,是叫陈伯吧!

  按他的一亩产量2万斤,岂不是一亩净收入要上4万元。

  嘶~此时,在东京,同样有个妇女倒吸了一口冷气。

  “嘶~人参100g31日元,一小袋要200日元!”

  “来一根好了,挑根大的。”

  “生姜一斤200日元,算了,没用。”

  以前,生姜只需50日元。

  鲁省,烟台。

  这里被称为‘日韩后菜园’。

  岛国每年消费的冷冻菠菜,99%来自华夏,95%产自鲁省,而其中一半是烟台输送的。

  这也意味着肯定列表制度对这里的影响极大。

  叠加前几年的毒菠菜事件,对冷冻菠菜的检测可谓严苛到了极致。

  在最难的前年,李云洋旗下的云洋食品,只因运输时有人无意触碰了一下农产品,就使标准中某项指标超标,从而导致整批货物被退。

  太难了!但摇头抱怨不如低头学习。

  质检局组织的每次培训,他从来没有落下,这时他知道了有哪些检测项目,需要哪些设备。

  然而,800种农药,数万个标准……

  太难了!这道题,我不会。

  好在也知道了从生产源头控制农药使用,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等内容。

  随后他就开始研究从哪里入手,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德农农资和全王生物。

  一个起源于鲁省的农资连锁超市,提供全套的农残解决方案。

  在一年的试用之后,效果显著。

  即使对岛国出口菠菜的成本每吨增加了5000元,但他很喜欢德农老总袁文武说的一句话。

  “不能再走以前那种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路子,要品质,更要价格!”

  李云洋认为这是对的。

  肯定列表是吧双刃剑,伤人又伤己,岛国国内农产品物价飞涨,听说几根大葱就就要8块钱。

  提价空间很高。

  事实也是如此,云洋食品今年的冷冻菠菜就卖出了好价钱。

  当全王生物声名鹊起的时候,他也为自己这两年的明智选择感到振奋。

  苏省,盐城,响水。

  一处德农超市的门店里。

  “赤眼蜂、七星瓢虫,青刈除草剂,杀菌剂,趋避剂…”

  “得嘞,叶总,货备齐了,你看还需要什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