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全能大画家> 第718章 真相?

第718章 真相?

/>
  而下一页,已是来年一月,她身在日本了。

  中间正好夹杂着1878年的圣诞节。

  按照前后的日程推算,她那时候很可能正在仰光,和那位教堂的牧师日记中遇上金红色头发的女画家的时间对的上。

  安娜以前以为这幅花绘的简笔素描,也许是卡拉在异国他乡过圣诞夜,想念家乡时随手画下的。

  现在想想。

  日记本上的特殊标志……是否……便是指代着被她留在世界尽头的那一张画?

  逻辑上也对的上。

  唯一的瑕疵是论文所引用的传教士日记的原文,牧师所记录的那位女画家圣诞节后离开仰光港,直接返回了欧洲,而非像卡拉一样前往了日本。

  毕竟是一百五十年前一位旁观者留下的日记。

  牧师也是在一周后,才向别人追问打听的,有些许的差异和谬误能够被安娜接受。

  关于这位牧师的调查,英国国教那里,也传来了结果。

  很遗憾。

  档案不是很全面,当时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牧师,并非都有登记,新教教会也没有找到写这篇日记的那位牧师本人详细的记录。

  好消息是到了神父这个等级,档案还是蛮全的。

  1860年到1890年的三十年期间,英国派往印度的传教士里,姓安德森的神父总共也只有两位。

  其中恰好有一位,在1870年代,负责仰光一家名叫圣·约瑟夫的本地教堂的工作。

  它和日记中牧师曾提到了安德森神父,也对应上了。

  另外……

  安娜上周末,还得知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好消息——笔迹认定。

  油画笔触的认定,是鉴定学里的超级难点。

  通过两幅油画上色彩与笔触,判断它们到底是不是一个人画的,尤其是故意画的风格很像的模仿画,经常能让不同的学者打破头。

  文字字母的笔记认定,则要相对简单的多。

  不用去请福尔摩斯出场。

  只要稍微花一点钱,字迹鉴定世界上任何一家有足够资质的鉴定所便都能做,且是结论权威程度能被用来当成法庭参考证据的那种。

  卡拉的画作几乎都被烧掉了,但她的部分信件和日记这些文字材料,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安娜翻到《亚洲艺术》上的那篇论文后,离开机场的第一时间,就让管家把《雷雨天的老教堂》背面的“CAROL”的签名照片和日记本上的原始文字去做一个字迹认定。

  相比普通的文字坚定,这件事的难点在于,分别用油画笔刷写字和用钢笔写字,就算是同一个人所留下的字迹,书写习惯亦会有轻微的不同。

  “CAROL”这五个字母,样本量又非常少。

  笔记认定更加难做。

  管家替安娜联系到了幕尼黑的一位司法鉴定界很有名气的老专家,告诉对方,伊莲娜家族并不需要对方出具司法级的权威结论报告。

  伊莲娜小姐只希望对方能依据他多年从业经验,给出一个主观判断——问题很简单,写“CAROL”这个签名的人,和在日记本的照片上留下字迹的人,在您心中,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专家的回答也很严谨。

  “很难,这很难说,二者的书写工具完全不同,书写材料也完全不同,字迹的特征点又这么少。我不能直接告诉您,这是一个人写的,还是不是一个人写的。我只能说,我在这个签名上找到的三个字母的特征点,都在日记材料里找到了相应的对照。”

  “所以您觉得是真的?”

  “嗯,30%吧,如果您一定要求我做出回答的话,那么是的,主观上,我相信写下这个签名的人,正是写这本日记的人。但是客观上,以如今的这个样本量,我最多最多,也只有30%的把握。”

  管家向安娜转述了那位学者的回答。

  30%的把握——

  安娜如今面对的问题就是这个。

  主观上。

  女人相信那幅《雷雨天的老教堂》便是卡拉藏在世界尽头的作品。

  客观上。

  《亚洲艺术》上所提供的论文信息少归少,但它所提供的几个特征点和卡拉人生的履历,几乎全部都对应上了。

  一个两个可以说是巧合。

  这么多的相似,就已经脱离了巧合的范畴。

  酒井胜子给出的回答也能完美嵌入在这里……它要不然是命中注定的相遇,要不然,完全可以确定便是有预谋的圈套。

  由于目前最大的地下艺术品造假团伙之一的老巢就在和《雷雨天的老教堂》发现地同一地方的缘故。

  伊莲娜小姐从客观上来说,她也只有30%,至多50%的把握。

  安娜是位敏锐评论家,更是个极好的访谈编辑。

  比起面对这些证据材料。

  真正要做出一锤定音的判断的时候,安娜更想要见见论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