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波谲云诡

  随着新年钟声在紫禁城的上空悠悠回荡,洪武二十六年的曙光悄然照亮了大明的万里河山。

  朱宇站在皇宫的城楼上,迎着凛冽的寒风,俯瞰着京城一片繁华盛景,心中满是对新一年的展望与筹谋。

  此时,朱标迈着稳健的步伐匆匆赶来,神色间带着一丝急切:

  “兄长,刚收到江南地区的加急密报,说是新政推行过程中,在土地丈量与分配环节出现了严重问题。”

  朱宇闻言,神色一凛,立刻转身与朱标快步走向书房。

  在书房内,朱宇迅速展开密报,细细研读。

  眉头越皱越紧,密报中详细阐述了江南一些州县的地主豪绅,利用新政推行过程中的漏洞,勾结地方官员,隐瞒土地真实数量,导致大量土地分配不均,百姓怨声载道。

  朱宇将密报重重地拍在桌上,怒声道:

  “这些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公然违抗新政,鱼肉百姓!”

  朱标在一旁也是义愤填膺:“兄长,必须立刻采取措施,严惩这些不法之徒,否则新政的根基将被动摇。”

  朱宇沉思片刻,说道:“二弟,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江南地区向来是我大明的赋税重地,这些地主豪绅盘根错节,关系复杂。

  我们要先派出可靠之人,暗中调查,掌握确凿证据,再一举将他们绳之以法。”

  朱宇随即叫来心腹谋士张风,神色凝重地吩咐道:“张风,你即刻前往江南,务必暗中查清楚那些地主豪绅与地方官员勾结的详情,收集他们违法乱纪的证据。

  记住,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打草惊蛇。”

  张风领命后,即刻乔装成商人,奔赴江南。

  处理完江南之事,朱宇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军事建设上。

  他深知,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石。

  于是,朱宇召集兵部尚书王大人、铁木真等将领,齐聚于皇宫的偏殿。

  朱宇身着黑色劲装,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

  “如今,虽边境暂时安宁,但我大明绝不能放松警惕。诸位,对于军事建设,可有良策?”

  王大人率先出列,拱手说道:“大公子,依臣之见,可进一步扩大军事屯田规模,让士兵在驻守边境的同时,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如此既能减轻朝廷的粮草供应压力,又能增强边境的防御能力。”

  朱宇微微点头,看向铁木真:“铁将军,你对骑兵训练颇有心得,可有补充?”

  铁木真抱拳,声如洪钟:“大公子,骑兵乃我军的精锐力量,可引入草原上更先进的骑射训练方法,同时加强骑兵与步兵之间的协同作战演练,使我军在战场上的配合更加默契。”

  朱宇对众人的建议颇为满意,当即决定:“就按诸位所言,即刻着手实施。

  王大人,军事屯田之事由你负责统筹;铁将军,骑兵训练与步骑协同演练便交由你。”

  众人领命而去。

  然而,就在朱宇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事务时,朝堂之上却暗流涌动。

  几位对新政心怀不满的大臣,暗中勾结,企图联名上书朱元璋,弹劾朱宇在新政推行过程中独断专行,扰乱朝纲。

  这日早朝,御史中丞李大人站出来,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如今大公子推行新政,诸多举措虽初衷是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不顾及祖宗成法,独断专行,致使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望陛下明察。”

  朱宇心中一沉,却神色镇定。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目光如电般扫向李大人:“哦?详述之。”

  李大人挺直腰杆,侃侃而谈:“大公子兴办新式学堂,削减了对传统儒学的教授时间,长此以往,恐会让我大明学子忘却圣贤之道;再者,在商业新政推行中,给予商人过多便利,使得士农工商的秩序大乱。”

  朱宇不慌不忙地出列,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李大人所言有失偏颇。

  兴办新式学堂,并非削减传统儒学,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增添实用之学,为大明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至于商业新政,促进商业繁荣,才能增加国家赋税,带动百姓富裕,何谈扰乱秩序?”

  内阁大学士孙大人也站出来支持朱宇:

  “陛下,大公子推行新政,皆是为了我大明的长远发展。

  如今新政已初见成效,百姓生活日益改善,国家实力逐步增强。望陛下明鉴。”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朱宇的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朱元璋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新政推行乃关乎大明兴衰之举,朕相信桓儿是为了国家社稷。

  此事暂且搁置,待日后再议。”

  退朝后,朱宇回到书房,心中明白,新政推行之路注定坎坷,每一步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但他决心已定,绝不退缩。

  几天后,朱宇收到了张风从江南传来的密报。

  密报中详细列举了江南数名地主豪绅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的证据,包括伪造的土地契约、往来的贿赂信件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