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万国博览会

  金秋时节,京城一片繁华热闹之景。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暖阳下熠熠生辉,红墙金顶庄严肃穆。

  御花园内,朱宇身着常服,漫步在蜿蜒的小径上,身旁是神色恭敬的司礼监太监王公公。

  “陛下,这御花园里的菊花开得正盛呢,您瞧这品种,多稀罕呐。”

  王公公满脸堆笑,尖着嗓子说道。

  朱宇微微颔首,目光却并未过多停留在娇艳的菊花上。

  他心中牵挂的,是大明朝的万千事务。

  此时,系统的声音在他脑海中骤然响起:“叮!宿主,大明朝综合国力评估已更新。”

  朱宇在心中默念查看,一道淡蓝色光幕瞬间浮现。

  只见上面罗列着各项数据:

  农业因新型农作物推广,产量大幅提升,全国粮食储备充足;

  商业随着商路拓展,贸易额激增,国库充盈;

  科技上,火器研发成功,新型水利枢纽建成,极大增强了军事和民生实力。

  看到这些,朱宇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满是欣慰。

  “陛下,徐光启大人求见。”

  王公公的通报声打断了朱宇的思绪。

  “快宣。”

  朱宇快步走向亭中,稳稳坐下。

  徐光启匆匆赶来,他身着儒衫,虽神色略带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兴奋与自豪。走进亭中,他立刻行礼:“陛下,臣徐光启参见。”

  “爱卿平身,看你神色,可是有好消息?”

  朱宇微笑着问道。

  徐光启直起身,难掩激动:“陛下,大喜啊!新型农作物在十个州县推广种植,收成远超预期,产量比传统作物足足提高了两成有余!百姓们都对陛下感恩戴德,称赞这是陛下的洪福与圣明。”

  朱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好啊!这都是爱卿与诸位官员、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了这充足的粮食,大明朝的根基将更加稳固。”

  徐光启又从袖中掏出一份图纸:“陛下,这是大型水利枢纽的竣工图。水利枢纽建成后,周边地区的灌溉难题迎刃而解,农田旱涝保收,百姓安居乐业。”

  朱宇接过图纸,仔细端详,不住点头:“徐爱卿,你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水利工程,福泽后世,朕定不会亏待你。”

  两人正说着,英国公张辅大步走来。他身着戎装,步伐矫健,身上散发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英气。走到亭前,他单膝跪地:“陛下!”

  “张辅,起来吧,边境情况如何?”朱宇神色关切地问道。

  张辅站起身,神色凝重:“陛下,鞑靼部落虽仍在边境集结兵力,但听闻我大明新型火器研发成功,且军事防御部署严密,他们有所忌惮,暂时未敢轻举妄动。不过,臣不敢掉以轻心,已加强边境巡逻,时刻戒备。”

  朱宇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鞑靼部落野心勃勃,不可不防。张辅,你继续加强边境防御,同时派使者前往鞑靼部落,警告他们不要轻易违背和平协议。若他们敢进犯,我大明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张辅领命后,退了下去。朱宇转头对徐光启说道:“如今内有科技发展助力民生,外有军事防御震慑外敌,大明朝看似一片繁荣。但朕深知,这盛世之下,仍有暗流涌动。”

  徐光启微微躬身:“陛下圣明,臣以为,我们应继续推进科技发展,培养更多人才,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朱宇点头表示赞同:“爱卿所言极是。对了,那书局的整理编纂工作进展如何?”

  徐光启连忙回道:“陛下,书局的工作进展顺利。已整理出大量关于农业、科技、天文等方面的书籍,正在编纂成册。这些书籍一旦完成,将对我大明的科技传承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朱宇满意地说道:“好,此事一定要加快进度,让更多的学子和百姓能从中受益。”

  然而,就在大明朝看似蒸蒸日上之时,一些潜在的危机也悄然浮现。

  在朝堂之上,部分守旧大臣对朱宇大力推行的科技发展和改革举措仍心存不满。

  一日早朝,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他身形佝偻,脸上布满皱纹,眼中却透着一股执拗。

  他跪在地上,高声说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说!如今陛下大力发展科技,疏远传统经史学问,长此以往,我大明朝的礼义廉耻将置于何地?祖宗的基业恐将毁于一旦啊!”

  朱宇看着这位老臣,神色平静:“李爱卿,起来说话。朕推行科技发展,并非要摒弃传统,而是要与时俱进。科技的进步能让大明朝更加繁荣昌盛,百姓生活更加富足,这与祖宗的基业并无冲突。”

  老臣却不为所动:“陛下,科技乃奇技淫巧,怎能与圣贤之道相提并论?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重新重视经史学问,回归祖宗的治国之道。”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一些守旧大臣纷纷附和,而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则站出来反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科技发展已让大明朝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百姓受益,国家富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怎能说是奇技淫巧?”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