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都市青春>剑来(1-28册)出版精校版> 第126章 报道先生归也

第126章 报道先生归也

>   青衣小童抱头哀号起来。这苦哈哈的日子咋过啊。

  裴钱哀叹一声,真是个长不大的家伙,只得重新拿出那几枚铜钱,递给青衣小童,道:“拿去吧。”

  青衣小童立即笑逐颜开。

  裴钱老气横秋地摇摇头,教训道:“见钱眼开,没出息!”

  又一年春。

  一位青衣女子和一位白衣少年郎,没有与大队伍一路北归,而是在红烛镇从一条渡船跃下。然后两人徒步返回龙泉郡。

  这两人正是阮秀和崔东山。

  在红烛镇一座书坊,崔东山闲得发慌,就找了个由头,故意逗弄一拨客人。

  其中一人给惹急了,顾不得那小白脸身边还站着位灵秀至极的动人姑娘,急嚷嚷道:“看见别人过得好,还不许我眼红?看见别人过得不幸,还不许我乐呵乐呵?你谁啊,管得着吗?”

  崔东山笑嘻嘻道:“行行行,这是个好习惯,别改别改。我又不是你爹娘,你这种好习惯,苦口婆心劝你改了作甚?”

  阮秀既没有觉得无聊,也没觉得有趣。

  崔东山见她又开始掏出绣帕,吃起糕点,就赶紧带着她离去,低声埋怨道:“能不能别当着我的面吃这玩意?你这一拿糕点,我就慌。”

  阮秀眼睛一亮,道:“你知道?”

  崔东山无奈道:“我好歹差点成了飞升境的大修士,如今惨是惨了点,可是眼界还在,又是天底下最清楚你们根柢的家伙,能不知道吗?”

  阮秀微微一笑。

  想吃世间的真正美食又不能下嘴的时候,怎么办?她就想了个小法子,吃些别的,聊胜于无。

  两人继续赶路,路过了那座棋墩山。

  在山巅停步,崔东山举目远眺,望向南方。

  大骊皇帝,其实已经是先帝了。

  这个消息快要纸包不住火,很快东宝瓶洲中部那边就要路人皆知。

  大骊宋氏子嗣,皇子当中,宋和,当然是呼声最高,那个仿佛天上掉下来的皇子宋睦,朝野上下,无根无基。大骊宗人府,对此讳莫如深,没有任何一人胆敢泄露半个字,可能有人出现过心思微动,然后就人间蒸发了。宗人府这些年,好几位老人就没能熬过酷暑严寒,寿终正寝地“病逝”了。

  皇帝陛下“英年早逝”的真相只掌握在三个人手中,那位被贬去长春宫修行的娘娘、两位皇子的亲生母亲,监国的藩王宋长镜,辅国的绣虎崔瀺。

  一个占据着大义和血脉正统,一个管着全部的大骊军伍,一个是大骊百年国策全出于其手的国师。

  三人维持着大骊朝野、山上山下的微妙平衡。

  在打下朱荧王朝之前,不会有任何问题。打下之后,就会有大麻烦。

  那位娘娘,当然毫无疑问,会殚精竭虑,偏袒那个从小待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宋和,事实上宋和也算是老王八蛋的入室弟子。

  宋睦,或者说宋集薪,则是齐静春的弟子。

  但真正决定谁能够当上大骊新帝的人,只有一个,藩王宋长镜。

  即便宋长镜不满足于监国,自己来当这个皇帝,老王八蛋也愿意,这都是老幼“绣虎”当年都算计在内的结果之一。

  不过目前看来,宋长镜果真志不在此,不然早就可以脱下铁甲,穿上龙袍了。

  山风阵阵,泛着初春时分的草木清香。

  崔东山眯起眼。

  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先是在大隋山崖书院,不过是随口与先生聊了脉络障,结果差点着了那个臭牛鼻子的大道。

  崔东山给了自己一大嘴巴。

  又有那个姚老头隐藏极深的谋划,杨老头绝对撇不清关系,所以更是牵连甚广。

  崔东山又给了自己一耳光。

  对此,阮秀早已习以为常。

  崔东山瞥了眼山崖,想一想,还是算了,往下跳,死不了人,但是丢人。

  崔东山突然张牙舞爪,破口大骂:“老王八蛋,输了就输了,我和先生,都认!可你就不该昧着良心,说个屁的君子之争!齐静春死了,我家先生输得那么惨,在书简湖一无所获不说,还损失惨重,你更是跟一个死人下棋。君子之争,争你大爷的争,你给我滚出来,让我扇你两个大嘴巴子,看看你狗嘴里到底能不能吐出象牙来……”骂声戛然而止。

  阮秀眯眼而笑。

  崔东山咽了口唾沫,双手负后,仰头望天,淡然道:“今儿月亮真圆哩。”

  原来他身边,站着一位儒衫老者,正是国师崔瀺。

  崔东山缓缓转头,一脸无辜道:“你咋来了?这么巧?”

  崔瀺冷笑道:“怎么,不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

  崔东山破罐子破摔,指着崔瀺的鼻子,跳脚骂道:“老王八蛋,怎么,不服气,我哪句话说得不对了?你要是能够指出来,我就跟你姓崔,你就是我孙子!”

  阮秀摇摇头。见过找死的,敢这么变着花样找死的,真不多见。

  崔瀺竟是半点不予理睬。当年在书简湖边上的池水城高楼,多少还是会稍稍理睬一二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