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历史军事>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175.第174章 全歼小鬼子,火焚战俘营!(求订阅)

175.第174章 全歼小鬼子,火焚战俘营!(求订阅)

傅作义认为,既然要调动日军、策应徐州战场。

  不如直接反攻绥远,这里“西通包头,东至天津”。

  “西可犯甘新,隔断中苏国际交通线。

  南可沿同蒲线到达黄河岸边,进窥中原,威胁西安,策应徐海”。

  打下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蛇之七寸”。

  理由十分充分。

  毕竟这个时间点的太原“深沟高垒,工事坚固,防守严密,且交通方便,援军瞬息可达,敌人有恃无恐”

  只不过。

  如果真的按照卫立煌将军拟定的作战计划,在二月二十五日左右进攻太原城的话。

  太原城内可只有警备区驻扎了部分日军。

  战局该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就不可预测了..话说回来。

  此时的美津梅治郎刚刚上任,对于麾下各部队的了解还不算透彻。

  山西地区的小鬼子因为楚云飞所部的原因。

  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承担的损失。

  美津梅治郎手中能够调动的部队数量,实际上非常有限。

  除去驻扎在同蒲、正太铁路沿线确保补给畅通的各主力部队之外。

  能够调动进攻临汾地区的,只有108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

  总计兵力不到八千人,如果南下进攻临汾地区的话。

  还有可能遭到太岳山区的十四集团军侧击。

  越是思索,越是觉得棘手。

  美津梅治郎坚定的认为,山西地区的糜烂局势,需要在津蒲路之战后尽快解决。

  在此之前,如何稳住山西地区现如今的局势,亦是重中之重。

  思虑再三,他当即迈步前往机要室,拟定了一封电报,发往了华北派遣军司令部。

  电报的核心观点是需要从关东军,乃至国内抽调部分后备兵员,新组建一支独立混成旅团,用于支持他在山西地区的作战.两封电报几乎同一时间放在了楚云飞的办公桌上。

  只是此时的楚云飞还没有心情去看。

  现在的他再度面临了新的问题。

  征兵宣传口号效果太好了!这个在43年颁发的政令以及政治口号。

  在这个时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能是因为那时候的时局艰难,也可能是因为楚云飞携大胜余威。

  晋东南地区的民众热情远超楚云飞的预估。

  甚至不得不出动新编步兵团前往各处维持秩序。

  仅仅是接受过中等教育的青年人报名人数就突破了千人。

  这才过去短短的五天!这其中还有大量的民众尚未来得及登记。

  没有登记的原因,是因为.纸张用完了!对,没错,用完了!

  纸张、乃至钢笔墨水在民国时期,也是颇为珍贵的资源。

  热情远超此前预估,就连八路军的部队此时也被楚云飞借来维持秩序。

  新一团的团长李云龙此时就坐在了楚云飞的办公室。

  嘴角咧的大开,仿佛讨了个老婆一般高兴和开心。

  “云龙兄,此次要对亏你们帮忙维持秩序了。”

  李云龙哈哈一笑:“楚长官客气了,咱们都是国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看,这么多人报名参军,是不是也帮咱们新一团把兵也征募了。”

  楚云飞轻笑了一声。

  李云龙还是那个李云龙,厚脸皮。

  “云龙兄想要募兵,我楚云飞绝不拦着,趁着民众应征入伍的热情如此高昂,我建议云龙兄可以在我军征募处不远摆设贵军的征募处。”

  李云龙闻言瞬间起身:“楚长官,您可是大官,一口唾沫那是一个钉,您可不能反悔啊!”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我丑话说在前头,云龙兄的主要工作还是要维持征募处的秩序,征兵只是顺带。”

  楚云飞抬头看向了一脸兴奋的李云龙,接着泼下了一盆冷水。

  “请楚长官放心..我们肯定晓得!”

  李云龙屁颠屁颠的走了。

  一旁的孙铭笑出了声:“这个李团长,还真有意思啊,这么大个人了,没皮没脸的。”

  “一门心思的捞好处,又从我这要走了一百套新军装,这个李云龙,走哪里都不知道吃亏啊。”

  楚云飞拿起了手上的电报感慨了一句。

  他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战斗力,以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至于补充团,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训练,让他们出来维持秩序就是浪费时间。

  新编步兵团的兵力大多数分散在了下面的各个乡镇、用于支持双拥驻地的建设。

  驻扎在长治地区的两个步兵营,不过八百来号人,面对乡亲们的热情,着实有些招架不住。<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