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轻小说の>书库>其他小说>看书学习> 从抑郁症到开悟

从抑郁症到开悟

坏的结果未必会发生。

  当你把“问题—方案”这部分的思维导图整理好以后,你会发现你的思绪明了了,一切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那些差点要了你命的问题还没一张A4纸大,你的核心问题只有几条,也就是说,你只要解决几个问题就可以和抑郁症say goodbye了!

  2.行动部分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你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是用新的条件反射代替旧的条件反射!!!

  (1)在思维方面(内在的行):

  旧的条件反射是:给你一个问题A,你只能想到克服办法-A

  新的条件反射式:给你一个问题A,你能想到的克服办法有- A,B,C,D….N

  (在思维转变的阶段,可以去看一些有关思维的书籍,也可以学习一些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

  (2)在行动方面(外在的知):

  你要一个一个地去试验你运用“新思维”列出的方案。

  实在不奏效或者让你难受的方案,你可以放弃,这说明这个方案不适合你;而对于那些有效果的方案,你要根据反馈去-修改-执行-反馈-修改-执行。

  一个方案失败不要紧,这只能说明你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离正确方案更近了一步,并且你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你要找的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最适合你的方案!这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取舍!(比如你要想获得心灵的自由,就不要在乎别人是否讨厌你)

  在行动阶段你一定要刻意练习,直至类似的刺激可以成功地激发你的新条件反射,内在的行与外在的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在改变行为的阶段,可以学习行为疗法的理论)

  3.知道问题在哪但不知道怎么做?

  这通常是大家在列出问题后遇到的第一个障碍。

  很多在问如何去做的人,是在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问题的答案,或者只想在他人的引导下找到答案,这种想法就是成长的绊脚石!

  发现什么问题就去找对应的书看,找对应的经验贴看,善用手机的搜索功能,总有一些方法适合你。

  人们不能迈出一步就在原地等待,并且每个人找答案的方法并不同,也没有统一的答案,这要靠自己去试错。

  下图是我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给你参考

  整合阶段(搭建上帝视角)

  还记得我最开始说过的吗?开悟就是内耗为0。

  准备阶段与执行阶段的作用是清除你原有的内耗,整合阶段则是让你练就及时清除内耗的能力,让你的内心始终保持动态的0内耗。

  这个阶段的方法就是:搭建你的上帝视角。

  拥有了上帝视角,就拥有了一眼看穿问题本质的能力,这让你可以从容应地对各种变化。

  当你修炼到可以洞穿一切事物的本质时,你的思维已经从二维上升到四维,或许到那时你会发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阶段的关键字是:规律与联系。

  下面我将运用3个心理学模型,教你如何搭建自己的上帝视角。

  第一步:运用专家型思维,搭建心理问题模型

  原理:

  心理学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专家和新手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专家会根据问题的深层结构进行分类,即把解题时运用相同定理的问题归为一类,形成组块化的记忆;新手往往会根据问题的表征进行分类,并且头脑中的信息没有形成组块。

  应用:

  我们在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分析时,每一个问题导图的结构都是“情绪-根因-策略”模型,这就相当于搭建了专家式思维的问题组块。我们要不断地精简、完善我们单个的问题组块,不断构建不同问题的组块,形成自己的案例库,在总结与实践中完成问题组块的结构化、条件化、自动化。

  比如,这是你最开始列出来的思维导图:

  可以通过对底层规律的归纳、提炼,简化为:

  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以熟悉的情绪反应为信号,直接调用对应的心理模型的组块,这样节省了很多内在操作时间,可以快速地解决问题,减少内耗时长。

  第二步:运用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搭建认知系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理:

  学习是新旧知识建立实质性、逻辑关系上的联系的过程,先求同、后存异,越能分清新旧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本质的了解就越透彻,掌握得越牢固,运用得越灵活。

  应用:

  我们要发现各个心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每一个模型在你头脑中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点连成线,线连成网。

  在这一步骤中,联想和归纳能力十分重要,你不但可以试着发现心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试着去发现心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丰富你的认知系统。

  第三步:运用激活扩散模型,搭建认知天网

  原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